最近,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牽頭的中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 拉索)國際合作組17日宣布,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在銀河系內發現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記錄到1.4拍電子伏的伽馬光子(拍=千萬億),這是人類觀測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類對銀河系粒子加速的傳統認知,開啟了 “超高能伽馬天文學”的時代。該成果于北京時間2021年5月17日發表在《Nature》(《自然》)。
LHAASO的科學目標是什么?此次研究發現改變了人們哪部分傳統認知?未來該站點將對四川的科學研究、人才培養以及工業領域產業發展等方面產生哪些影響?圍繞上述話題,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深度對話中國科學院高能所研究員、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首席科學家曹臻。
LHAASO
接收到的信使是什么?
曹臻:LHAASO接收到的信使實際上是從太陽系外、銀河系內傳來的高能粒子,這些高能粒子里有各種各樣的東西,比如各種各樣的原子核,這些粒子是宇宙線的主要成分,能量非常高,遠超地球上人類能夠建造出來的人工加速器,這是宇宙線的一個重要特點。
除了原子核,宇宙線里還包含少量光子。光子的特性在于,即便處于磁場里,它也是走直線。因此,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即如果我們能判斷測量到的東西是光子,就可以沿著它來的方向倒推回去,以此找到宇宙加速器所在的位置。試圖找到能量非常高的宇宙加速器,這也是該項目要去完成的一個科學目標。
該研究成果
改變了人們哪部分傳統認知?
曹臻:在上世紀20年代,人們認為銀河系并不是一個活動劇烈的星系。上世紀后期,科學家們發現,很多星系在劇烈活動,他們把這些星系稱之為活動星系。活動星系并不適合人類來穩定發展文明。
傳統認知中,銀河系是一個比較溫和的星系,內部天體活動也不劇烈,不應該產生能量特別高的粒子。即便發現高能量粒子,也可能來自其他星系。
但此次研究成果顯示,天鵝座實際上是一個非常活躍的天區,里面充斥著大質量恒星。大質量恒星壽命通常在百萬年左右,百萬年后它可能消失爆炸,再產生新的星體。因此,我們認識到,銀河系并不像我們想象中那么穩定,只是恰好太陽系所在的小區域比較安全,人類才得以出現。
高能量光子
是否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威脅?
曹臻:不會。首先,光子非常稀少,被它撞到的概率非常低。光子少到什么程度?在LHAASO這么強的一平方公里的源上,一年也只有1-2個光子打下來。
其次,大氣層雖然稀薄,但它能起到一個非常好的保護作用。在宇宙線撞擊之后,高能量粒子走不了多遠就會撞到大氣里的氮原子核,再分解簇射。當它達到地面后,就變成了1億個粒子,能量也被分解掉了。最后真正落到人身上的能量并不高,甚至比我們通常接受到的宇宙線的輻射劑量更低。而人類就是在這個環境里演化而來,這些粒子就是我們生存的一個環境之一。
但這也不是絕對的。比如你到高海拔地區,所受到的輻射劑量就比低海拔地區增加幾倍。如果你天天坐飛機在1萬米高空,所受到的輻射也會提升。人類生活環境通常集中于1-2千米海拔地區,這些區域受大氣層保護非常好,因此完全不用擔心。
此次科研成果
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曹臻:目前來說,涉及到這么高能量的加速器還沒有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但基于同等原理的“縮小版加速器”,已經逐漸變成我們醫療設備、工業探傷等技術基礎。
比如,上世紀五十年代建的加速器,目前在我國一些大型醫院已經開始作為腫瘤治療的一個基本手段。中科院高能所在東莞也建立了一個中子中心,其產生出來的中子源可以用來進行腫瘤治療方面的研究。可以想像,高能量的加速器會逐漸變得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