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青海)國際生態博覽會將于6月6日-10日在青海省西寧市舉辦。在5月17日青海省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青海省政府副秘書長王志忠表示,舉辦生態博覽會,就是充分展示青海省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做“中華水塔”守護人,致力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的態度、決心和行動。
近年來,青海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特別是深入貫徹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對青海提出的“三個最大”“四個扎扎實實”“三個堅定不移”、建設“四地”等一系列重大指示要求,奮力推進“一優兩高”戰略部署,深入實施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創建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等國家級戰略工程,著力打造“生態安全屏障、綠色發展、國家公園示范省、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生態文明制度創新、山水林田湖草冰沙綜合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七個新高地,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就。
豐富的生態資源,是青海走高質量發展道路的重要依托。據了解,青海省金屬礦產、石油、天然氣、頁巖氣等儲量豐富,鹽湖資源得天獨厚,鋰資源儲量居全國首位,國內新能源裝機占比最大、集中式光伏發電量最大,不少旅游資源堪稱國內乃至世界之最。青海省是世界四大無公害、超凈區之一,同時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有機畜牧業生產基地,高寒冷涼的氣候、純凈的空氣和天然的雪山融水,為發展綠色有機無污染、質量安全放心的高原生態產品創造了特有優勢,一系列產自青海省的高原綠色有機產品享譽國內外。“舉辦生態博覽會,就是聚焦推動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努力將青海打造成為全國生態產業產品重要集散地,服務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助推青海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王志忠說。
青海是連接西藏、新疆、四川、甘肅的戰略要塞,自古就有“海藏咽喉”“西海鎖鑰”之稱。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的節點以及絲綢之路經濟帶和西部陸海貿易新通道上的重要節點,青海省舉辦生態博覽會,也是立足獨特的區位優勢,通過聚集生態領域先進的產業產品和前沿理念、技術、成果,搭建國內外生態建設成果共享互鑒、生態產業融合發展、生態產品貿易融通、生態價值轉化合作的國際平臺,為國內生態領域企業尋找商機、對接需求、牽線搭橋,推動國內外生態領域資源、要素有序流動、高效共享。
為舉辦好首屆中國(青海)國際生態博覽會,突出“生態”主線,青海省圍繞生態招商組展、緊扣生態策劃活動。據青海省生態環境廳二級巡視員胡曉林介紹,作為東道主,青海省的清潔能源產業和牦牛、藏羊、青稞、冷水魚、春油菜、枸杞、沙棘、中藏藥材、馬鈴薯、藜麥、礦泉水等特色優勢生態產品屆時將悉數亮相。省內兩市6州政府共組織近150家綠色有機農畜產品企業、新能源企業、鹽湖資源開發利用企業和生態旅游資源開發利用企業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