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去年突然冒出來的“期王”秦安股份嗎?當時,這家公司交出的業績報告顯示:2020年,公司實現總營收9.14億元,同比增長53.51%;實現歸母凈利潤3.2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75.34%。而2017年至2019年,秦安股份營收分別為12.23億元、6.763億元、5.95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88億元、-6365.01萬元、1.18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秦安股份2020年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比上年同期上升198.98%,主要系投資理財資金凈額增加以及期貨投資取得大額收益。
是的,你沒有看錯,這家主營業務為汽車發動機核心零部件的公司憑借炒期貨,大賺了一筆。秦安股份當時的解釋稱,公司主要客戶市場銷售需求增加,公司訂單大幅增加,引起公司收入大幅增加,主營業務利潤相應同比上升;另一方面,由于期貨投資、政府補助及黃金積存金等影響所致。秦安股份表示,公司是基于對大宗商品現貨價格走勢的判斷,在不影響正常經營、操作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進行期貨投資,取得相應收益2.59億元。該事項屬于偶發性交易,不具有可持續性。
公司同時表示,現有期貨投資主要以公司常用原材料套期保值為主,已逐步退出了投資性的期貨交易,公司未來仍將主要精力投入主業經營中。
話說得委婉,但業內人士一看就明白,哪里是什么套期保值啊,就是玩單邊的交易賭對了方向,其實就是把套保玩成了投機。是投機,就有兩種結果等著你:要么大賺,要么大賠。期貨交易就是殘酷的零和博弈。
這不,本周又傳來一家上市公司從事期貨交易的消息了,只是這次沒有那么幸運了。
日前,金麒麟發布公告稱,在今年5月開始至5月13日期間,子公司投資熱卷期貨合計交易損失8725.56萬元。值得注意的是,截至5月14日收盤,期貨子賬戶仍持有熱卷合約1800手,浮動虧損2737.48萬元。自5月以來,該公司投入期貨賬戶本金1.42億元,目前賬戶剩余權益僅2700萬元。
真是匪夷所思,近年來順周期大宗商品漲勢驚人,特別是隨著各國為降低疫情沖擊釋放的流動性及美國預計實施的大規模財政刺激措施后,大宗商品價格像脫韁野馬難以控制。即便不做套保,都很難輸錢,但金麒麟就是這么魔性地出現了巨虧!
原材料熱軋卷板是山東金麒麟股份及子公司濟南金麒麟剎車系統有限公司產品資料成本中占比最大的物料。考慮到控制成本因素,相信這家公司最初決定投資期貨市場肯定是以套保的名義,但做著做著就忘了初心,這種情況不是個別現象,不少企業在期貨市場翻船基本都是套保變投機所致。
作為一家建筑裝飾公司,需要采購大量原材料熱卷,用部分資金做套保本無可厚非。但金麒麟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期貨交易操作主要目的,是部分對沖原材料采購價格上漲風險及增加公司收益。這句話有兩層含義:“對沖風險”就是進行套期保值,是同時在期貨和現貨兩個市場上做方向相反、數量相等、交割期相近的反向交易。其原理就是利用期貨合約(商品)臨近交割期時其價格和現貨價格趨于一致的道理。本質上是轉移市場不確定風險,并不以盈利為目的;而“增加公司收益”,則說明金麒麟有了自己對行情走勢的判斷,欲將套保變套利,其所持有的多頭部位、空頭部位以及現貨部位都是套利交易的一部分 ,套利者總是幻想從這些頭寸的相對價格差異中獲得利潤。事實也確實是這樣:金麒麟在大宗價格節節攀升時,反向建立大量的熱卷期貨空單頭寸,盡想著“從差價中獲利”了,孰料,期貨市場瘋起來,方向往往是一根筋的,豈是輕易剎得了車的,不拉爆一批反向倉單是不會善罷甘休的。至此,金麒麟只能認輸出局。
公司最新表態是:將嚴格控制期貨業務的資金規模,不再轉入資金,并逐步減少期貨投資倉位。待在手合約全部平倉后,公司將終止投資性期貨交易。未來仍將主要精力投入主業經營中。但愿,金麒麟繳了學費,能從中悟到點什么。
筆者以為,上市公司開展期貨套期保值的目的和必要性應該明確:必須限于與公司生產經營相關的商品期貨品種;而且,是為了充分利用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功能,提升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增強財務穩健性才能涉足期貨交易。同時,要清醒地認識到,期貨市場除了存在市場風險外,還有政策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包括由于無法控制和不可預測的系統故障、網絡故障、通訊故障等造成交易系統非正常運行,使交易指令出現延遲、中斷或數據錯誤等問題的技術性風險。上市公司應該制定《商品期貨套期保值業務管理辦法》等相關內控制度,對開展套保業務的組織結構及職責分工、審批權限、報告制度、內部操作流程、風險管理、信息保密及檔案管理等必須做出明確規定。只有這樣,才能嚴格按規定進行操作,控制并有效防范、發現和化解各類風險,確保進行期貨套期保值的資金相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