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市場成交持續活躍。截至7月19日收盤,滬深兩市成交額已連續13個交易日超過萬億元規模。
高活躍度下,市場分化進一步加大,機構近期對于下半年風格的判斷也熱議不斷。部分機構指出,市場前期極致分化將轉為繼續收斂,風格以平衡為主,結構化行情依然是常態。
興業證券統計顯示,過去一周表現較差的是中小板指,較好的是中證500,漲1.8%;而近一個月表現較好的是創業板指,漲7.7%,表現較差的是上證50,跌3.2%。中金公司指出,受上周末央行降準影響,前期演繹較為充分的行業板塊在大盤震蕩下出現明顯回調。
“目前來說,風險偏好的提升使得市場估值提升意愿和空間比較大。從下行的剩余流動性和上行的風險偏好來看,當前基于景氣投資的邏輯下,估值分化還是會進一步加大。”華夏基金副總經理、股票投資部負責人鄭煜指出,目前既符合長期,又具備短期景氣度的,主要分布在兩端:一部分是周期,一部分是成長。
“交易結構上看,近期領漲的熱門板塊(新能源、半導體、能源金屬)7月至今成交額占全部A股比重達到15.1%,創業板7月至今這一比例更是高達23.4%。交易熱點過于集中,抱團品種越來越少,創業板指和上證50指數的動態市盈率之比已達到5年以來峰值。”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秦培景表示,“在短期基本面預期上修的催化下,預計基本面不差且前期表現相對弱勢的板塊將展開修復。”
安信證券認為,下半年A股市場整體還是震蕩市,結構性容忍高估值,但并不是顯著的估值擴張環境。在沒有發現新的景氣成長板塊之前,整固期之后市場中期方向大概率依然將圍繞新能源、半導體、醫美、醫療等核心成長賽道進行演繹,同時在成長期高景氣行業的股票選擇中,進一步向中小盤延伸。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亦表示,下半年仍有結構性機會,在經濟復蘇大背景下,中小盤盈利修復彈性或強于大盤,成長風格或相對占優。
“綜合國內外各方因素來看,三季度和四季度將是近年來最復雜的兩個季度。在這個周期里,股市大概率走震蕩行情,結構性機會將會和結構性風險并存。”石鋒資產表示。淡水泉投資指出,在相對寬裕的流動性背景下,成長性和確定性強的資產有望獲得溢價。與此同時,隨著波動加大,市場對下行風險也將更加關注。下半年關注優化能力圈的周期成長類資產,積極挖掘新興科技類投資機會,回避市場共識度較高的資產。
中金公司策略團隊認為,市場可能呈現“成長為主,兼顧周期”特征,下半年結構性估值偏高可能會加大波動,同時成長風格內部出現更加明顯的分化,流動性相對寬裕可能提升市場對估值暫時的容忍度。建議投資者現階段輕指數、重結構、偏成長。關注的三條主線:一是電動車產業鏈、光伏、科技硬件與軟件、電子半導體、部分制造業等;二是日常用品、輕工家居、酒店旅游、家電、汽車及零部件、醫藥及醫療器械等領域;三是結構有利或具備結構性成長特征的周期股,如有色金屬(如鋰等)、化工以及受益于財富及資管大發展趨勢的金融龍頭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