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市場預期
8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30.7萬輛,環比增長20%,滲透率進一步上升至20%,環比增長3%,創歷史新高,超出市場預期。川財證券分析師孫燦指出,從目前趨勢來看,新能源汽車銷量不斷創新高,傳統汽車受限于芯片短缺銷量下滑,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進一步快速提升,預計待芯片短缺緩解后,新能源汽車單月滲透率將會小幅回落。預計新能源汽車月度銷量仍將繼續創新高,電動汽車滲透率繼續提速,全年銷量突破300萬輛成為大概率事件。
可以看到,財政部與商務部均表態積極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國內新能源汽車政策支持仍處于蜜月期,動力電池產業鏈投資與全球布局快速推進,未來有望持續受益于全球電動車高增紅利。預計,今年國內及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繼續快速增長,并帶動相關產業鏈保持高度景氣狀態。
平安證券分析師朱棟指出,隨著政策端和車企端的加力,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市場的滲透正迎來新一輪提速,行業景氣不斷上行。建議關注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勢力主線,以及大眾等新車型的追趕進程,推薦龍頭和二線彈性標的。電池材料方面,推薦寧德時代、當升科技、杉杉股份;電機電控方面,建議關注臥龍電驅、匯川技術;鋰電設備方面,建議關注先導智能和杭可科技;鋰鈷方面,建議關注華友鈷業、盛新鋰能。
潛力股精選寧德時代(300750)
公司主營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2019年全球市占率達28%。憑借成本和產品優勢,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未來市占率有望進一步提升。新時代證券指出,公司競爭力強,經營方面,相比LGC等國際廠商,公司營業利潤率持續為正。客戶方面,公司成功開拓了特斯拉、大眾、奔馳、寶馬等國際一流整車廠,反映出公司強大競爭力。隨著動力電池不斷降本,未來公司的競爭力進一步凸顯。
當升科技(300073)
公司是國內最早一批鋰電正極材料企業,客戶覆蓋SK、LGC、SDI、比亞迪、中航、億緯等頭部電池企業。公司正極產品技術領先,憑借成本管控、客戶優化和技術迭代獲得行業領先的盈利水平。國信證券指出,正極行業高鎳化趨勢持續加速,行業競爭格局逐漸清晰。公司在技術、客戶和成本方面優勢顯著,伴隨行業加速集中、高鎳產品和海外客戶放量,公司盈利高增速確定性較強。
臥龍電驅(600580)
2020年3月,公司與采埃孚正式簽訂合資合同,成立臥龍采埃孚汽車電機有限公司,并在非創新型電機領域形成排他性條款;2020年12月,公司與緯湃科技(前身為德國大陸集團)簽訂新能源電機定點函,銷售預估金額為21.11億元。申萬宏源證券指出,公司借助合資公司的品牌和技術的溢出效應,贏得了多家國內外整車和零部件頭部企業的定點,并繼續推進新興造車企業的定點開拓工作。
先導智能(300450)
公司與寧德時代戰略合作不斷加深,訂單持續落地。在公司定增募集說明書中的模擬測算顯示,預計在未來三年內將增加公司訂單規模247.44億元,增加凈利潤38.79億元。廣發證券指出,公司作為行業龍頭,海外拓展持續發力,在2019年1月與Northvolt簽訂了鋰電池生產設備協議;2021年1月,公司與寶馬汽車簽訂合作協議。在歐洲電動化浪潮中,公司將直接受益。
B半導體調整時間比較充分
受宏觀經濟月度數據不及預期、半導體板塊減持、產業鏈核心企業調價影響上下游利潤空間等因素影響,半導體板塊出現明顯調整,估值延續回調態勢。截至目前半導體行業估值60余倍,回調至近5年中位水平。中長期受益于新技術5G、物聯網、智能駕駛等新需求帶動,國內政策支持,國產化替代持續推進等因素,行業發展向好的趨勢不變。
中信證券分析師徐濤指出,看好半導體的長期大邏輯,建議重點關注三個方向,第一是設備國產化相關標的,主要是受益國晶圓廠未來幾年超全球平均增速的持續擴產,同時在自上而下以及華為等頭部廠商推動下,國產設備加快導入,建議關注中微公司、北方華創、華峰測控等;第二是受益5G、AIoT、云計算、汽車電子等細分下游高增速和受益缺貨和國產替代的設計公司,包括恒玄科技、兆易創新、卓勝微、韋爾股份、富瀚微、斯達半導等;第三是在特色工藝制造、先進封裝等技術布局開拓的公司,建議關注中芯國際、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等。
潛力股精選中微公司(688012)
公司的CCP設備已經在多個邏輯和存儲芯片生產線量產,根據公司官微,截至2021年6月9日,公司第-代ICP設備Primo nanova已正式交付第100臺反應腔,標志著公司ICP設備的發展邁入了新的階段。另外公司正在進行下一代產品的技術研發。中金公司指出,全球進入新一輪數字化轉型,半導體行業周期性復蘇疊加結構性需求提升。面對復雜的國際關系和缺芯的現狀,各國高度重視半導體產業鏈安全,全球晶圓產能建設加速,半導體設備新增需求充足。我們認為在此過程中,公司成熟設備有望得到更多的訂單,新產品也能得到更多的驗證機會。
北方華創(002371)
公司是我國的半導體設備龍頭企業,現有產品涉及ICP刻蝕、PVD設備、氧化擴散設備、清洗設備等。東興證券指出,公司具備打破壟斷格局的基本條件。首先,追趕式研發可以規避技術路線判斷失誤的風險,提高研發成功率;其次,我國工程師紅利可為公司帶來與國外廠商競爭的成本優勢,這兩項因素有利于公司實現快速低成本的技術突破;最后,國內大客戶對于國產設備廠商的支持是空前的。公司通過定增擴大資金來源,依靠客戶在產品驗證和故障處理方面的支持積累成熟經驗,成功在部分領域打破國外壟斷,并有望提升市場份額。因此,我們看好公司在半導體設備領域的發展潛力。
華峰測控(688200)
公司始終專注于半導體自動化測試系統領域,測試系統累計裝機量超過3500臺,成為國內最大的半導體測試系統本土供應商。公司受益于較高行業景氣度下客戶的積極擴產,以及以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為代表的功率類市場的強勁增長。國金證券指出,公司在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尤其是GaN布局較早。隨著快充,GaN射頻、GaN及SiC電力電子等化合物半導體加速滲透,測試需求增長,公司具備較強增長潛力。此外,長期來看,SoC芯片測試系統市場是模擬類的10倍,本土自給仍較為空白。2020年下半年進入正式市場銷售階段。與傳統的8200系列相比,其單價更高,市場空間更大,有望為公司打開長期成長空間。
長電科技(600584)
公司收入規模已成為世界排名第三、中國大陸排名第一的封裝測試企業,深度受益于行業高景氣度。21年4月,公司定增募資50億元,提升公司生產能力和營業規模,進一步提升公司產業地位。本次定增中,阿布扎比主權財富基金、JP摩根等國內外的頭部投資機構占了募資額的一半以上,體現了長電科技多元化的投資者結構,反映了上述知名投資者對企業強勁基本面和行業龍頭地位的高度認可。廣發證券指出,隨著新冠疫苗接種的推進,全球經濟逐步復蘇。受益于5G通訊網絡、人工智能、汽車電子、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等應用端需求的增長,預計半導體市場在未來幾年繼續保持增長。
C光伏碳中和先鋒強者恒強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1-8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數據顯示,2021年1-8月,國內光伏新增裝機為22.05GW,比去年同期增長6.88GW。之前公布1-7月新增裝機為17.94GW,因此8月 份 新 增 并 網 規 模 為4.11GW。截至8月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2.8億千瓦,同比增長9.5%;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2.8億千瓦,同比增長24.6%。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光伏產業已成為我國少有的形成國際競爭優勢、實現端到端自主可控、并有望率先成為高質量發展典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推動我國能源變革的重要引擎。目前我國光伏產業在制造業規模、產業化技術水平、應用市場拓展、產業體系建設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
潛力股精選特變電工(600089)
公司研制的特高壓柔性直流換流閥解決了現有新能源電力無法遠距離、大規模外送,僅能依靠與火電打捆外送或就地近距離消納的瓶頸問題,首次將柔性直流技術從± 350kV提升到± 800kV。憑借領先的輸變電設備技術,公司產品在輸變電市場中有望保持競爭優勢。東莞證券指出,2020年由于光伏產業鏈中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環節均大幅擴產,而多晶硅的擴產周期較長,導致了結構性供需錯配,今年以來多晶硅價格大幅上漲。按年初的價格測算,今年以來漲幅已超過140%。目前隨著多晶硅價格保持高位,公司今年業績有望保持高增。
通威股份(600438)
公司現有硅料產能8萬噸,穩居行業第一梯隊,且仍在持續擴產,龍頭地位將持續鞏固,受益于行業的可持續增長。華西證券指出,公司擅長精細化管理,成本優勢領先。據2020年中報,公司多晶硅平均生產成本3.95萬元/噸,其中新產能平均生產成本3.65萬元/噸;我們預計新產能生產成本將進一步下降。四季度行業步入搶裝階段,加之下游硅料庫存消耗,我們認為硅料價格有望維持相對高位。另外,全球光伏發展趨勢明確,新增裝機有望持續攀升,但近兩年硅料新增有效產能有限,預計后續硅料將繼續保持供應偏緊格局,公司有望顯著受益。
天合光能(688599)
公 司 引 領 行 業 推 出210mm尺寸超高功率“至尊”組件產品系列,并牽頭發起“600W+產品創新開放生態聯盟”。截至2020年底,公司210mm尺寸“至尊”系列組件簽單量已超10GW,新產品受到市場廣泛認可。公司加快夯實基于大尺寸電池的先進組件產能規模優勢,2021年底電池總產能預計能達到35GW左右規模,其中210mm大尺寸電池產能占比超過70%。公司在2020年底、2021年底組件總產能分別為22GW、50GW 左右。申萬宏源證券指出,公司加速跟蹤支架及光伏系統整體解決方案市場開發,積極布局新的增長極。
福斯特(603806)
公司主要致力于薄膜形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包括太陽能電池膠膜、太陽能電池背板、感光干膜、撓性覆銅板、熱熔膠膜(熱熔膠)等。公司是國內產能、產量、銷量最大的光伏封裝材料制造企業,全球市占率穩定在50-60%水平。中信建投證券指出,公司作為光伏膠膜行業龍頭,受益于光伏裝機需求增長及公司的擴產計劃,我們預計福斯特近幾年的光伏膠膜銷量將能夠保持較快增長。電子材料方面,公司感光干膜已進入批量生產階段,產品已進入深南電路、景旺電子等國內大型PCB廠商的供應體系,后續隨著擴產節奏,憑借價格及供應鏈優勢取代進口產品指日可待。
(本報記者 林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