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劉勝、通訊員覃佐丹余芳利殷潔)“感謝政府給我們提供了廠房,迅速辦理了個轉企手續,讓我們吃了‘定心丸’”,武漢睿涵防護用品公司主管熊慧激動地說。10月8日,記者走進公司車間,40余名員工正在加足馬力趕制醫用防護用品。
武漢睿涵公司是武漢市新洲區徐古街今年引進的重點企業,主要從事口罩生產和醫療器械銷售業務,可帶動45名村民就業,月均產量十萬多件,主要出口澳大利亞、荷蘭、西班牙、意大利等。
企業成立之初多次輾轉團風、麻城等地,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辦公場地,后找至徐古街,街道了解其需求后,高度重視、快速響應,將曹興寨村的閑置蘑菇加工廠進行改造升級,提供600㎡的辦公場所,并配套食堂、宿舍、停車場等生活設施,徹底解決了員工的后顧之憂。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留得住、發展好,徐古街還積極為該公司爭取政策支持,幫助其辦理從個體工商戶轉成了企業,得到了多方面的政策扶持,也緩解了企業的資金難題。“我在這個廠上班已經大半年了,既可以在家帶孩子,又可以來這里上班賺錢。”當地村民周佩笑著告訴記者。
此外,針對武漢天添食用菌科技公司反映原材料漲價、利潤空間壓縮等問題,徐古街也積極為其爭取政策支持,完成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實現節能降耗,降低生產成本。
近年來,徐古街不斷加大成長型企業的培育和紓困資金貸款貼息政策的宣傳力度,為工業企業“小進規”爭取市區配套獎勵扶持資金40萬元,服務業“小進規”爭取扶持資金20萬元,商貿企業“小進限”爭取扶持資金16萬元,落實小微企業貸款貼息10余家,享受貼息120萬元。針對疫情之下部分農副產品銷路受阻問題,徐古街開展“國企聯村”行動,實現產銷合作和農超對接,目前徐古街雙孢菇、杏鮑菇、小香薯等13個品種已在武商超市40余家門店進行專柜銷售,后期還將通過冷鏈物流向全省70余家門店進行分銷。通過“國企聯村”行動,“大別山小香薯”等農產品知名度越來越響,銷量提升了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