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橋現場展示葉畫創作
掃碼看視頻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狄鑫 通訊員何知武 張俊 毛宸)“樹葉竟然可以當畫布,而這畫中的山川河流、蟲魚鳥獸又與葉的筋脈渾然一體栩栩如生,太神奇了!”長江職業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20級學生鄒小童,在觀賞了中國葉畫非遺大師劉義橋先生的作畫過程后,忍不住發出驚嘆。10月8日上午,長江職業學院舉行“義橋葉畫非遺工坊”簽約儀式,葉畫大師劉義橋受聘為該校客座教授,葉畫非遺工作室正式落戶該校。今后,樹葉作畫將成為該校環境藝術專業的一門課程。
廣玉蘭葉片上濃墨重彩的京劇臉譜,芭蕉葉上層巒疊嶂的山水,菩提葉上生氣靈動的花鳥……葉畫工坊四周雪白的墻壁上,懸掛著劉義橋的代表畫作。葉畫是集自然與藝術為一體、生命與繪畫相融合,人與自然和諧的一種獨特的綠色環保藝術。據劉義橋先生介紹,一片樹葉要經過防腐、防霉、防干、防裂、修形剪補、扯皮拉筋等20多道工序才能作畫。至此,葉畫才得以隨意彎曲,制成卷軸。葉子上可以表現出國畫、油畫、水彩、水粉等各種技法。
“你們看,我們創作時可以借助葉子的形狀、色彩、紋理、筋脈、褶皺、破損來依勢作畫,大自然賦予樹葉的任何一種形態都特別能激發人的創作靈感。”劉義橋拿出畫筆一邊細細勾畫,一邊講解著葉畫的技藝和歷史。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所以葉畫具有自然觀賞性、藝術觀賞性、不可復制性、環保性、長久收藏性和強大包容性等特點。劉義橋先生還現場展示了收藏的唐朝玄奘西天取經取回的《貝葉經》,雖然歷經2500多年,但是圖畫、文字依然非常清晰,學生們爭相翻看。
為了搜羅更奇特稀有、更適合作畫的樹葉,30年來,劉義橋“尋葉”足跡遍布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該環藝系主任李夢玲教授介紹,為了讓葉畫非遺在高校得到更好的繼承和發展,學院將成立非遺傳承班,并計劃在校園內種上芭蕉等適合葉畫的植物,學生除了跟大師學習作畫技藝,樹木種植、樹葉采集、裝裱等都將納入課程學習內容,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長江職業學院城市建設學院院長李勝林表示,葉畫也被稱為綠色藝術,有很好的市場前景,學生學好葉畫技能,為將來就業創業開辟新的道路。此外,學院也希望借此醞釀出中國葉畫的人才培養基地,儲備師資力量,立足湖北輻射全國,為中國葉畫非遺的傳承和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