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見習(xí)記者魏萌葉、通訊員肖迪)10月10日至11日,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活動嘉賓參訪團來鄂參訪。
辛亥革命第一槍在武昌城打響。10日下午,參訪團來到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參加拜謁儀式。在紀念館會議廳,參訪團全體成員肅然而立,向辛亥革命先烈敬獻花籃。隨后,參訪團參觀了辛亥革命博物館和武昌起義門舊址。
參訪團包括部分辛亥革命志士后裔代表。在辛亥革命博物館,黃興之孫黃力工在豐富的圖文資料、展品前不時駐足,看得格外仔細。他指著一幅年輕女子的照片說:“這都是當時思想進步的女子,在封建年代非常不容易。”
當年,出身地主家庭的黃興,變賣良田和祖宅,為革命活動買槍,住所也成了革命活動聚集地。黃花崗起義中,負傷的黃興在革命黨秘密機關(guān)的掩護下,化裝脫身。
“辛亥革命110周年,來到首義之城,感受先輩當年的革命壯舉,非常激動。武昌打響起義第一槍后,革命烽火燃遍全國,最終把滿清政府推翻,這是因為有許多像武漢人民一樣的英雄人民,勇敢站起來反抗的結(jié)果。”黃力工對記者說。
起義當晚,吳兆麟當值楚望臺軍械庫守衛(wèi)隊的隊官,由于他在軍中素有威信,義軍推舉他出任戰(zhàn)時總指揮。
吳兆麟之孫吳德立說,爺爺退役后有4萬元退役金,他捐出一半,用于修建武昌首義公園、樊口大堤等。他說,作為吳兆麟基金會會長,要秉承先輩們以天下為己任、敢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做好公益事業(y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貢獻力量。
11日,參訪團一行前往湖北省博物館、火神山醫(yī)院參觀。
“參觀省博物館、火神山醫(yī)院,讓我深深感受到武漢是一個偉大光榮的城市。從辛亥革命到抗擊疫情,武漢人民的英雄精神一脈相承。”馮玉祥之孫馮文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