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劉黔回家!”
10月11日一大早,孝感市孝南區楊店鎮三塊碑村村口,鄉親們翹首以盼。10點半左右,被拐失蹤39年的劉黔終于回家了。
在聲聲鞭炮中,劉黔快步走過人群,與母親深情相擁,喜極而泣。
“我的兒啊,媽媽天天都在想你啊,終于找到你了啊!”思念的悲痛、尋子的辛酸,在重逢的這一刻,悉數涌上心頭,陳某淚水止不住地流。
聽說父親行動不便,在家門口等待,劉黔在親人簇擁下,迫不及待往家里走。遠遠看見父親顫巍巍起身,劉黔快速奔去緊緊握住父親的手,再度泣不成聲。
1982年開春,劉某在家忙著春耕。妻子陳某帶著兩個兒子,到貴陽投奔親戚,做早點生意。老大劉某平10歲,劉黔只有3歲。
“那年5月的一個中午,家中來了個人,說自己是南方人,吃不慣當地飲食,能否在家中吃個便飯,媽媽心地善良,同意了。”劉某平回憶,母親做飯時,弟弟在旁邊一直哭鬧,“媽媽就給他5分錢,讓他自己去買冰棒吃,陌生人隨后跟著出去,弟弟便再也沒回來。”
幾十年來,劉黔的家人從未放棄,尋親足跡遍布貴州、廣西、廣東等多個省份,并在“寶貝回家”等尋親網站發布尋人信息。
“只要有消息,家人立馬日夜兼程趕到當地了解情況,次次失望而歸。父親后來腦中風,什么都不記得了,但一直記得弟弟的生日。”劉某平說,貴陽有一年下大雪,路不好走,父親聽說有戶人家抱養了一個孩子,二話不說,冒著風雪就趕到當地打聽。
聽到哥哥和民警講述家人找尋自己的經歷,劉黔眼角濕潤,激動不已。
劉黔當年在廣西被抱養,改姓黃。中專畢業后,他到廣東佛山打工,如今在一家美發連鎖店從事經營管理工作,結婚后有3個孩子。這次,他帶著19歲的大女兒前來認親。
今年1月,公安部在全國部署開展以偵破拐賣兒童積案、查找失蹤被拐兒童為主要內容的“團圓”行動。
7月,省公安廳刑偵總隊民警赴楊店鎮,采集劉某、陳某的DNA信息錄入“團圓”系統,成功比中廣東佛山籍男子黃某。8月,佛山市公安局高明分局民警再次通知劉黔進行采樣。
“經過全國打拐DNA信息庫比對,黃某與劉某的DNA符合生理學遺傳關系,確認黃某就是劉黔。”湖北省公安廳刑偵總隊四級高級警長、湖北省“團圓行動”專班負責人饒俊芳說。
“感謝公安民警,大海撈針一樣找到了我!”劉黔激動不已。
今年以來,湖北公安機關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推進“團圓”行動,已幫助190個家庭實現團聚。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許曠 通訊員 劉旻洋 實習生 梅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