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陳勇
通訊員 屠忠駿 潘學文
10月12日,在漢川市西湖國際小區,年過7旬的鄒太平老先生,正在創作《張全才傳》,張全才是湖北漢川人,曾任紅二軍參謀長。此前,他已經創作了7部漢川籍紅色名人的傳記共46萬字。
1949年出生的鄒太平,是湖北省作協會員。自幼受家人的影響,對文學作品產生了濃厚興趣,15歲便開始寫詩著稿,并向上級電臺、報社投送稿件。一次偶然的機會,年輕的鄒太平有了為紅色名人著書立傳的想法。
1988年,時任汈汊中學校長的鄒太平為采訪漢川籍老八路軍胡沙,暑假期間自費去北京約訪,并聯系到胡沙的戰友同事十多人,歷經一年,《胡沙傳》最終在《漢川文藝》上連載。
“在外地采訪,要到處奔走趕車搭船搶時間,還要找一些了解他們情況的人,有很多困難需要去克服。”雖然困難重重,但鄒太平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在他看來,紅色資源需要發掘,革命精神需要傳承。
早在1968年,烈士王平章便遠近聞名,然而并沒有留下相關的文字傳記,鄒太平多次到王平章的故鄉廟頭鎮采訪,到馬口、南河等鄉鎮和天門市及鄂豫皖蘇區等王平章生前工作過的地方了解情況,查閱大量資料,寫成4萬多字的《王平章傳》。該傳在2008年《槐蔭文學》第3期發表。
多年來,鄒太平四處奔走收集史料,創作了《胡沙傳》、《少年嚴文井》、《徐寶珊傳》、《王平章傳》、《徐全直傳》、《何羽道傳》、《魏人鏡傳》7部傳記共46萬字。
退休后,他開始全心創作,在家除了練字,就是翻閱黨史書籍,發掘更多的漢川本土紅色名人,為他們寫書立傳。“隨著時間推移,一些革命烈士的親屬、戰友相繼去世。搶救發掘紅色資源,將他們的事跡如實記錄成書,十分迫切。”鄒太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