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余瑾毅、通訊員張璟祎、袁露)在母親肚子里僅待了24周,一對姐弟就著急出生。日前,武漢兒童醫院救治了一對超低體重龍鳳胎。出生時姐弟倆均只500g,經過100多天的治療,體重達2000g,各項指標追趕上普通新生兒,順利出院。
黃陂區的吳女士是一個雙胎孕媽。6月21日,孕24周的她出現了明顯宮縮,下腹墜脹前往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就診。醫護人員想盡辦法保胎一天一夜,一對姐弟倆提前降生,體重均只有1斤重。兩個小家伙還沒有成人巴掌大,全身呈膠凍狀,生命危在旦夕。
姐弟倆身體各方面尚未發育完全,肺部、胃腸道甚至尚未開始發育。醫護人員專門為他們準備了特殊的溫箱,盡可能模擬子宮,溫度保持在36℃,濕度維持在90%,整個暖箱蒙著專用蓋布,減少噪音,強光等不良刺激。所有的護理都要“剛剛好”,過一點兒可能就是致命風險。外界音量稍稍大一點可能導致腦出血,喂奶量多1ml,可能導致嗆奶引起嚴重的感染。
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主任醫師曾凌空介紹,最難過的當屬呼吸關、皮膚關、進食關。他們的皮膚角質層尚未發育成熟,他們全身呈現出半透明狀態,皮膚吹彈可破。治療免不了接觸,靜脈輸液、翻身、吸痰等動作對姐弟倆來說都是高難度挑戰。醫護人員自制魚油潤膚霜為姐弟倆全身涂抹,保護嬌嫩的皮膚。孩子們皮膚角質層肉眼可見的逐漸增厚,整個治療過程沒有出現一處破損的皮膚。
胎兒肺部在孕28周才開始發育,對于孕周僅24周的姐弟倆而言,肺部不足以支撐自身呼吸,離開媽媽的臍帶供應,他們立即面臨呼吸衰竭的風險。姐弟倆一出生,醫護人員立即對他們心肺復蘇、氣管插管,在呼吸機的幫助下,姐弟倆的呼吸才算勉強維持住。直到治療的第六周,姐弟倆才正式脫離了有創呼吸機,嘗試靠自己的努力呼吸。
姐弟倆的胃腸道尚未做好進食準備,但是他們的身體卻需要足夠的營養來促進身體的發育。吳女士每天都會送新鮮的初乳來給姐弟倆,醫護人員起初只能少量沾取初乳涂抹于孩子的口腔黏膜上,漸漸的可以用奶泵一點點泵奶,再到鼻飼管喂奶,最后完全經口吃奶,這個過程醫護人員足足花費了90天時間。從起初的0.5ml奶量到現在每餐自主喝25ml,兩個小家伙體重也在直線增加。
10月11日,姐弟倆出院后第一次復診,醫護人員為其進行了生長發育評估,結果顯示,姐弟倆各項發育指標均符合正常范圍。
“目前,我們已經成功救治6名體重在500g區間的超低體重患兒。”曾凌空介紹,這對姐弟倆是本院接診的第一對最低體重龍鳳胎,身體素質相對較弱,對治療、護理的要求更高。姐弟倆的成功救治,說明本院新生兒內科救治體重500g的超低體重患兒的醫療技術已經成熟和穩定,以往被稱之為“流產兒”的這部分患兒也有了生存下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