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胡小軍 攝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阮瓊 通訊員鄭華 郭斯)10月12日,黃岡市污染防治攻堅戰新聞發布會召開。黃岡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閆吉通報全市農業農村局污染防治工作情況。
閆吉通報全市農業農村局污染防治工作情況。胡小軍 攝
成果:全市農業農村環境明顯改善
發布會現場,閆吉通報,近年來,黃岡市農業農村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主要表現為化肥、農藥使用量持續減少,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持續提高,全市農業農村環境明顯改善。
數據顯示,2020年全市化肥、農藥使用量分別比2016年減少3.35萬噸和2788噸,下降幅度分別為9.97%和19.95%。相對應的,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持續提高。截至目前,全市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3.67%,較2016年提高了25個百分點;2020年全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6.53%,較2016年提高了14個百分點。
耕地土壤環境質量以及養殖水域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截至目前,2021年該市安全利用技術措施累計實施面積3.69萬畝次,安全利用類耕地安全利用技術措施覆蓋率達到了121%,嚴格管控類耕地,已全面禁止種植食用農作物,調整種植非食用農作物或實行了休耕,可有效防控農產品超標風險。
此外,黃岡市全面完成了江、河、湖、庫水域圍欄、圍網和珍珠養殖拆除整治,有3275畝河邊塘全面退出水產養殖,有29059畝湖邊塘實現了全面禁投;全市長江干流、7個種質資源保護區和龍感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面實行了禁捕退捕。
舉措:實施專業化工程化標準化治理
閆吉節省,黃岡市農業農村局先后制訂了《黃岡市農業面源污染整治工作方案》《黃岡市污染耕地治理工作實施方案》《黃岡市長江干流和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方案》等系列規劃和工作方案,對全市農業農村污染整治、農業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實行統籌謀劃,實施分類治理。
在全面推進全市農業農村污染整治的同時,重點部署安排龍感湖流域、白蓮河庫區等重點區域農業面源污染整治,重點抓好畜禽禁養區和水產禁養區養殖污染整治,堅持問題導向,實施專業化、工程化、標準化治理,有效遏制重點區域農業農村環境污染。
全市先后爭取實施了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長江經濟帶和重點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耕地障礙修復、病蟲綠色防控和專業化統防統治示范區等項目,項目總投資超過14億元,建成了一批農業農村污染整治和農業生態保護樣板工程。
后續:建立畜禽養殖業污染整治長效機制
畜禽養殖業是黃岡市農業農村傳統優勢產業,近幾年全市牧業產值180億元左右,占農業產值比重四分之一強。
“要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推進農業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統籌抓好畜牧業綠色發展和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建立畜禽養殖業污染整治長效機制。”發布會上,閆吉指出。
畜禽養殖業污染整治離不開執法監管。閆吉表示,要持續開展聯合執法,堅持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聯防聯控,確保禁養區不反彈復養,鞏固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成果,不斷提高畜禽養殖糞污的綜合利用率和規模養殖場設備配套率,建立完善規模養殖場的備案制度,不斷推進畜禽養殖規模化、標準化、綠色化。
同時也要強化指導服務,推進綜合利用。全面實施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加強糞污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全面推廣農牧結合、種養循環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