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老同志是歷史的見證者、親歷者,更是歷史的建設者、參與者。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應有之義。
重陽節前夕,湖北老干部工作部門結合“敬老月”不斷推進“我為老干部辦實事”活動,在全社會營造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氛圍,讓廣大老同志深切感受黨的關懷和溫暖。
把關懷送進老同志心里
“有你們陪著聊聊天真好,很歡樂。”
近日,在隨州市環保局離休干部王先元家中,隨州市委老干部局、市居家養老信息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上門為老人量血壓做體檢,陪老人看報唱歌,向老人宣傳講解防詐騙知識,與老人一起度過了愉快的一天。離別時,王先元依依不舍地說。
隨州市委老干部局主動對接當地居家養老信息服務中心,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老同志量身定制個性化親情化服務套餐。平時,老同志們也可撥打12349便民服務熱線,享受居家養老信息服務平臺提供的信息咨詢、健康管理、志愿服務等公益服務,或者購買家政服務、維修服務、代買代辦等有償服務。
“一人一策”精準服務,有效滿足了離休干部精神慰藉、醫療保健、個人護理等多元需求。
走訪慰問,把黨和政府的關愛送上門。
省委黨校開展重點“敲門行動”,為高齡、病困、空巢、獨居老人送醫療、送健康,上門解決老同志房屋年久失修漏水等問題,用心用情為老同志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
省市場監管局組建慰問小組,來到老同志家中走訪慰問,與他們親切交談,詳細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和家庭生活情況,認真傾聽老同志對老干部服務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在宜昌、襄陽、咸寧、仙桃等地,當地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通過調研、走訪慰問等方式,傳遞黨和政府對老同志的關愛。
解決老同志身邊的難事
荊門市鑫苑小區是一個老舊小區,年過八旬的李澤賢家住三樓。
“退休后,腿腳越來越不利索,每天上下樓買菜都成問題,就盼著能裝一部電梯。”李澤賢說,自己向荊門市委老干部局反映問題后,馬上得到重視。
如今,李澤賢所住樓棟的電梯已安裝到位,大家上下樓方便多了。
這是全省老干部工作部門為老同志解難題的一個縮影。
在襄陽市,當地圍繞老同志需求,組織3500余名“笑顏義工”志愿者,常態化開展助老服務活動。開展“送學上門”活動,先后在老同志家中組織開展支部主題黨日活動70余次。開展“敲門行動”300余次,為重病、失能、高齡等生活困難離休干部提供精準精細化服務2000余次。
武漢市江漢區委老干部局對接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開展簽約家庭醫生服務,為老同志看病就醫開通綠色通道,組織醫療專家團隊上門為老同志開展健康體檢50余人次。
幫助老同志跨越數字鴻溝
“這堂課真的太實用了,內容新穎,而且便于操作。”
10月11日10時許,在省老年大學4樓階梯教室,70歲的學員韋祖成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說。
教室講臺上,湖北省老年大學教師張雪琨正在講課。國家反詐中心APP如何下載?手機使用安全權限如何管理?高德地圖、12306等APP適老化功能如何使用……
豐富實用的內容引人入勝,學員們聚精會神,時不時在本子上做筆記。
63歲的陳忠超是省老年大學手機APP班的學員,在課堂學習之余,他還經常在社區教其他老同志操作智能手機。
“活到老學到老,我們老同志要有勇氣跨越數字鴻溝。能為老同志們做點事。”陳忠超說。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省委老干部局將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他們推出《助力跨越數字鴻溝 讓老年生活更幸福》系列公開課,近萬名老同志通過省老年大學遠程教育平臺和網上老年大學直播平臺收看學習。
全省各地老年大學組建志愿者服務隊,開展“智慧助老”開展志愿服務。襄陽市組織老年大學教師、學員志愿者走進10個社區,開展智能手機教學50多場次,受益老同志2500人次。恩施州老年大學志愿者服務隊深入社區,幫助老年人熟悉微信功能、行程碼使用,學會網上繳納水電費、下載應用程序、預約出租車等,截至目前已服務14個社區,年底前將實現恩施市主城區社區“全覆蓋”。
共享優質老年教學資源
“今天的授課老師,把我們帶進了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的領域,讓我們提升眼界、開闊視野,真的非常好。”
10月11日上午,在武漢市武昌區珞珈山街道東湖村社區,武漢大學退休職工周明華這樣說。
當天,省委老干部局組織開展送教送學進社區活動,來自省老年大學語言藝術班的教師馬賀林,給社區里的老同志們,講了一堂題為《唐詩里的中國》課程。
據了解,去年下半年以來,省委老干部局組織開展送教送學進社區活動,實行點單教學,為對口聯系的東湖村社區開設播音主持、太極拳、楷書基礎等專業教學班,更好滿足社區居民精神文化需求。通過學習,許多老同志收獲滿滿。
近年來,省委老干部局依托各級老年大學,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省老年大學組織學員開展重陽筆會、棋會、詩會、文藝“六進”等活動;襄陽市舉辦離退休干部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展演暨重陽節文藝演出;十堰市舉辦“銀齡踐初心 人間重晚晴”老年健康文化節……一系列活動,讓老同志們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際凱 通訊員 宋建春 翟敏 王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