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張奇
視頻剪輯 周浩鋒
近日,湖南常德桃源縣一處河流出現大量死魚,引發當地環保人士關注。極目新聞記者采訪了解到,這條河與桃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工業園相隔不遠,其后流經多個村莊,最終匯入沅江。當地村民表示,自工業園入駐后,每到下半年這條河便會變黑,并伴隨難聞的異味,他們懷疑工業園有工廠偷排未經處理的廢水。
網友發布的死魚視頻(來源網絡)
多段網絡視頻配文稱,在桃源縣一處河水中出現大量死魚。其中一段視頻顯示,有人將死魚打包,岸上的吊機則將打包好的魚拉回岸上,河水顏色是深黑色的。
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視頻中的河段位于桃源縣漳江街道楚旺社區居委會附近。10月14日,極目新聞記者聯系上河流沿岸村莊的多位村民。有村民稱,幾天前河中突然出現大量死魚,在處理死魚的當天,曾看到有卡車運魚。不過,大家都不清楚這些魚死亡的原因。
視頻中打包好的死魚被吊車吊起(來源視頻截圖)
該村民介紹,河的兩岸分別是城北村和楚旺社區居委會所在地,兩岸之間有“橋”相連,死魚便是聚集在“橋”附近。
村民們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在事發河段的上游附近,有桃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工業園,附近還建有一座污水處理廠。自工業園開始運作后的數年間,河水就經常變黑,還伴隨著難聞的臭味。“主要是在下半年出現,到第二年春天就沒有臭味了。”村民們說,他們向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反映過多次,今年當地曾抽干河水,清理了淤泥。不過10月初,河水仍舊變黑了,也有臭味。
村民今年10月拍下的死魚(受訪者提供)
桃源縣官網有一份《桃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園區生態環境管理2020年度自評估報告》,發布者為桃源高新技術產業園園區管委會。該報告中提到,園區日均工業廢水外排約3200噸,各類污染物排放總量均未超過排放總量限值。排污口下游最近的地表水水質管控斷面名稱為高灣。此外,園區未涉及黑臭水體。
相關資料顯示,桃源高新區管委會有一套“環保管家”系統,可以在線監控園區內企業的排放情況。一旦有企業出現廢水廢氣等不達標排放情況,智慧環保管控平臺便會發出警報,精準定位到企業名稱、排口位置甚至污染因子。
14日晚,極目新聞記者聯系上桃源縣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局文姓副局長,其表示自己是分管鄉村振興領域,不清楚該河流的具體情況。其向記者證實,高新技術園區南邊確有一條小河。隨后,記者又多次撥打了另一位鄧姓副局長的電話,始終無人接聽,記者隨后發送采訪短信,詢問相關問題,未獲回復。
15日上午,記者又聯系上常德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其表示,單位已派人員趕至桃源調查此事。桃源縣環保部門的人員稱,單位有人員在調查相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