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勢洶洶!8月以來,江漢上游雨量達513毫米,較常年偏多1.6倍,創下1960年以來歷史同期之最。今年秋季,漢江流域發生超20年一遇的大洪水。
嚴防死守!漢江沿線各市實行分段負責,高峰時超過7.4萬人上堤巡查,齊心協力迎戰三輪洪水。
根據《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細則》規定,今年汛期于10月15日結束。當日,依據有關規定,省水利廳下發通知,宣布終止省水利廳機關水旱災害防御值班,水旱災害進入常態化防御階段。
打好防汛調度“王牌”
水庫群“聯手”攔蓄100個東湖
10月11日9時,丹江口水庫根據調度,關閉一孔閘門。
“至此,全年啟閉閘門整整100次。”漢江集團公司丹江電廠起運分場主任張光林介紹,今年閘門起閉頻繁。
水工程調度是漢江此輪秋汛洪水防御中的“硬核”擔當,丹江口水庫更是調度中的“定海神針”——水庫調度,被喻為防汛抗洪的“王牌”,通過及時攔洪削峰錯峰,可為下游防汛爭取主動權。
今年秋汛期間,丹江口水庫發生7次入庫洪峰超1萬立方米每秒的漲水過程。
長江委副總工程師陳桂亞介紹,在水利部指導下,長江委精細調度以丹江口水庫為核心的漢江上中游控制性水庫群,累計攔洪約145億立方米,相當于100多個東湖的水量,其中丹江口水庫攔洪88.3億立方米。
9月29日,丹江口水庫遭遇近十年來最大洪水過程,入庫洪峰達24900立方米每秒,當天,丹江口水庫最大出庫流量為11100立方米每秒,“削峰率55.42%。”陳桂亞說,若沒有水庫群攔蓄,漢江中下游將全線超保,部分河段洪峰水位將超堤頂高程,通過水庫調度,平均降低漢江中下游洪峰水位1.5—3.5m。
精算水賬、分毫必爭
每天整理4000多個站點數據
洪峰何時來?水位漲多少?需要派出多少人手巡堤?精準水文監測分析預報,是漢江防汛科學指揮決策的技術支撐。
省水文水資源中心水情預報員周俊,從事水情工作38年,因為丹江口水庫蓄水位不斷創新高,他面臨洪水資料缺乏、洪水規律變化的困境。
怎么辦?只能依靠預報經驗,和洪水賽跑。
最終,他分別提前4小時、17小時預報出丹江口水庫8月30日的洪水過程——入庫流量23000立方米每秒和水位167.5米,與實際值相差400立方米每秒和0.04米,精準預報為漢江下游錯峰調度贏得了先機。
應急搶測、向險而行。9月1日凌晨,漢江興隆水利樞紐上游水位站發生故障,查清原因后,潛江水文局副局長龔波濤系上安全繩,抱著固定設備的大石頭走進水中,任憑水流一度淹至脖子,他一直堅持到水位站數據恢復。
不分晝夜、連續作戰。秋汛期間,省水情中心始終燈火通明,這里每天要整理全省4000多個報汛站的水文數據……截至10月15日,省水情中心共發布水情簡報104期、洪水預報44期、漢江專報30期,當好防汛抗旱的“尖兵”“耳目”。
守堤防就是守家園
7.4萬人巡查防守千里堤防
9月30日,漢江發生今年秋汛第三次洪水過程。
“這里發生管涌。”10月2日,仙桃市郭河鎮聯豐村巡查人員發現險情,技術人員抵達搶險時,省水利廳工作組第一時間趕至現場,并提出“密實處理反濾圍井,以便更好觀測險情。”
今年汛期,省水利廳共派出20個這樣的工作組,奔波在漢江防汛一線,為防汛搶險提供技術支撐,“要嚴防小險變大險,不能掉以輕心。”
來得早、來勢急、來得猛,今年江漢秋汛,老水利人坐不住了。
9月2日,天門市多寶鎮張李村發生管涌險情,從省漢江局天門分局退休的76歲李水佴,連夜趕至現場守至次日凌晨……
9月4日,潛江澤口閘下游發生管涌險情,79歲的王幫家一著急就忘了年齡,扶著欄桿想下水探險,被阻止后一直“盯”到險情處理結束;
三輪洪水過程,漢江中下游一度有1437公里堤防超設防水位、885公里超警戒水位,高峰時上堤巡查防守人數超過7.4萬人。
省漢江局仙桃東荊河分局局長李遠征就是其中的一員,今年汛期,他和同在省漢江局工作的妻子分駐在仙桃和潛江,中秋節期間水位暫退,難得團聚的一家人“默契”地提前吃了團圓飯,中秋節當天,又一輪漲水將至,倆人從家中再次分赴一線。
25歲的劉沖從8月25日上堤就一直駐守在大堤,國慶期間也沒能和家人團圓,作為省漢江局洪湖東荊河分局曹市管理段的技術員,子承父業的他說“選擇了這行就得負起責任。”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艾紅霞 通訊員曾超群 鄔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