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婷 通訊員 李欣 徐俊華
每月召開4次的職工座談會,讓湖北順豐速運的快遞小哥成就感十足。
“以前我們是公司制度的執行者,現在我們成為了各種制度的參與者,工作更有動力!”10月初,湖北順豐速運武漢復興村營業點收派員邴振兵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說。
湖北順豐速運工會主席張麗告訴記者,為了讓職工有話有處講、需求有回應、合理訴求能解決,工會建立線上線下相融合的職工民主管理平臺,開辟工會熱線、豐哥在線、豐聲回聲等互動渠道,推動建立“面對面”溝通機制,讓員工能夠通過內部通訊app、開放日活動與管理層溝通,實現一個工作日有回音。
把“職工說了算”融入線上管理,服務效果好不好,活動參與度高不高,組織感知度強不強,職工滿不滿意,實現了線上可視、隨手可查。
截至目前,工會平臺收集職工聲音2789條,輸出合理化建議41條,推動公司建立完善22項制度,337人建言獻策獲獎勵。
“快遞員大部分時間奔跑在路上,我們探索‘線上+線下’服務模式,將一年一度的‘職代會’會議有關內容交流擴展為日常、實時的溝通,讓員工更有參與感,為公司發展更好凝心聚力。”張麗說。
大到企業發展戰略,小至車間生產管理……民主管理制度正在越來越多的非公企業落地生根。
武漢第二電線電纜有公司是一家有著700名職工的高新技術企業。走進該公司,車間、辦公樓、食堂等地隨處可見“職工合理化意見箱”。
“僅去年一年,我們組織開展‘我為經營做改善’活動,就收到55項改善提案。”工會主席彭光明介紹。
生產車間提出對設備升級改造,提高設備產能、節能降耗,人均效能提升20%以上;營銷服務部提出的物流成本改進項目,全員節約270萬元成本……
在卓爾控股公司,企業近年來組織職工提建議60余條,為企業增加銷售額2億元、利潤1200萬元。
這樣的創新探索還在持續深入。
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會的100人以上非公企業職代會、廠務公開建制率動態保持在80%以上,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各地創新形式,通過企業民主管理機制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對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和促進基層社會治理具有重要意義。”省總工會基層工作部部長夏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