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濱江)正在成為全國雙創發展的“頂流”。越來越多的國家雙創賽會登陸高新區(濱江),就是最好的證明——
今天將啟動的2021年全國雙創周活動浙江分會場和創業中華——2021僑界精英創新創業(中國杭州)峰會,都選址在高新區(濱江);而此前第十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生物醫藥全國賽、第七屆中國杭州大學生創業大賽總決賽等,也都花落這片雙創熱土。
國家級賽會紛紛落子的背后,是國家、省市對高新區(濱江)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激勵和肯定。作為第三批國家雙創示范基地、省級科技體制改革試點和我省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核心區,高新區(濱江)產業規??焖僭鲩L,創新能級加快提升,發展環境日益優化,尤其是雙創帶動就業示范效應明顯。今年1—9月,已累計引進各類人才3.4萬人,創歷年新高;在冊市場主體累計8萬余家,今年1—9月,新設科技型企業占新設企業42%,其中,信息軟件、電子商務、物聯網等重點產業新設企業占比保持較高增長態勢。
于創新主體層面來看,2020年,該區以390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位列全省第一,這一數字約為去年中國內地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的25倍。
在全省創造力百強企業榜單中,高新區(濱江)有27家企業上榜,從地域分布來看,該區百強企業占杭州百強企業總數一半以上,這也折射出高新區(濱江)在全省的創新首位度。
為何高新區(濱江)能夠扛起雙創“頂流”的擔當?核心競爭力在“創新生態”。
高新區(濱江)因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落實重大政策新措施等兩項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成為全省唯一“獨中兩元”的區縣,隨后,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獲省政府督查激勵,并斬獲“科技創新鼎”……一項項激勵的背后,是高新區(濱江)對一流創新生態的不斷營造。據悉,該區每年安排不低于15%的財政支出設立產業扶持資金,多年來,全區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始終保持在10%左右。
培育“高”與“新”,孵化載體是重要支撐,目前,高新區(濱江)全域孵化態勢基本成型,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發展五年倍增計劃三年完成目標,2020年市級孵化載體由49家猛增到102家,在孵企業由1314家增加到3093家,數量均列全省第一。
此外,今年高新區(濱江)還升級了“1+X”產業政策,出臺領軍、上市、中小企業融資、科技新政“20條”等專項政策,為企業成長精準“滴灌”。為減輕企業負擔,高新區(濱江)多措并舉“放水養魚”,據悉,僅1—9月,該區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超過245億元,極大地釋放了創新主體的發展活力。
得益于產業業態、城市形態、人才生態的不斷融合,高新區(濱江)創新動能持續增強,多年來,該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始終保持在80%左右,連續三年數字經濟發展綜合指數排名全省第一。去年,高新區(濱江)人均GDP超過5.1萬美元,約為全國人均GDP的5倍,“創富力”全省領跑。而在資本市場上,“濱江板塊”持續擴容,今年以來,該區每月新增一家上市企業,增速和增量均創歷史新高。
(記者 孟嬌 通訊員 宋桔麗 肖鱈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