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鳳縣硒食品精深加工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蔡俊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蔡俊 通訊員 向相輝 李宋華
1月至8月,來鳳縣完成工業投資6.2億元,同比增長2824%;完成工業技改投資1.1億元,同比增長2100.4%,增幅均位居全州縣市第一。
工業投資和工業技改提速,為來鳳工業發展注入強勁活力。
打造9大產業園區
10月15日,來鳳縣硒食品精深加工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10多臺挖掘機、推土機、吊車在工作,60多名工人正在進行廠房主體鋼結構施工。該項目由恩施州來鳳科隆實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1.5億元,包含14棟廠房和配套基礎設施。建成后可引進100家企業入駐,提供2000多個就業崗位。
“項目累計投資9200萬元,一期8棟廠房全部完工,二期6棟廠房正在施工。”恩施州來鳳科隆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壽軍介紹,已有7家企業入駐,涉及食品加工、快遞物流等。入駐園區的湖北桃佰園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營養膳食研發、生產及團餐配送為一體的餐飲企業。該公司投資5000多萬,建設中央廚房,旨在解決該縣學校、酒店、企事業單位等大批量用餐需求。
“膳食團餐和凈菜加工生產線已投產運營,單日可生產團餐3萬份,處理凈菜2萬斤。”該公司總經理助理易吉軍介紹,中央廚房按照HACCP和IS0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建設,9月份正式投入運營,已為城區1.2萬名小學生集中供應午餐。
該縣科經局局長田瑞華表示,今年以來,工業投資主要集中在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硒食品精深加工、閥門制造等九大產業園建設。目前,園區建設進展順利,已吸引50多家企業入駐,進一步夯實了全縣工業底盤。
企業技改后收入增長1倍
10月16日,森達木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臺自動機器臂正不斷伸縮、翻轉,將木料精準切割。機器另一邊,技術員盯著整個過程,移動鼠標進行微調。不到10分鐘,空地上就擺滿了切割好的木板。“裁剪大小和形狀經過電腦設計后,最大程度減少了木料浪費。”公司董事長彭蘭花告訴記者,以前,工人要在木料上劃線,手動切料,耗時費力。現在,新設備有紅外線自動標齊功能,安全高效。據介紹,該公司耗資2000多萬元采購了先進的加工設備,實現了開料、理料、刨料、切割等10多個工序自動化生產,每道工序僅需2-3個人操作,生產效率提高70%,人工成本減少一半。前三季度,公司實現銷售額4000多萬元,同比增長1倍。
同樣進行技改的湖北恒茂茶油有限公司也嘗到了甜頭。廠房內,一條嶄新的自動灌裝生產線正在運轉,12個空瓶一字排開,機器自動完成裝油、壓蓋、貼標、噴碼、封箱5道工序。公司負責人彭靜介紹,技改前,受老舊灌裝設備制約,生產效率較低。通過持續技改,新引進的灌裝設備1小時可灌裝1500瓶茶油,效率提高3倍。預計年產量可達5000噸,全年產值可達9000萬元,較去年增長50%。
截至8月底,全縣已有12家企業進行工業技改。數據顯示,前8個月,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總產值8.35億元,同比增長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