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城即一市,邁向同城化。日前,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辦公室秘書處所有人到位,開啟日常聯合辦公,實行掛圖作戰,90項具體任務進度一目了然。
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是黨中央的戰略部署,也是湖北省委的發展部署,政治意義和現實意義重大。今年3月,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目標綱要明確指出,要加快武漢都市圈建設,打造全國重要的增長極,為新時代湖北和武漢的發展定下基調、指明方向。湖北省委提出“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決策部署,是對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具體落實,將全面推動武漢城市圈協同發展,助力湖北高質量發展。
同心共筑,同城共進。今年以來,武漢城市圈協同發展蹄急步穩。從4月明確提出武漢城市圈“9個城市就是1個城市”,到5月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聯席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到8月印發《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實施意見、三年行動方案和2021年度工作要點》,再到9月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辦公室在漢掛牌,到目前開展日常聯合辦公。僅僅半年的時間,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從紙上走向實際,一步一個腳印,凝結了城市圈里九個城市的辛勤付出和齊心奮斗。
同城化發展,思想破冰是前提。推動九個城市的協同發展,難度可想而知,必須要有高度統一的思想和堅定的推進決心。堅持“9城就是1城”,堅決破除“一家獨大、固步自封”的思想,向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協同發展較好的地區學習,主動對表對標,真正在發展上解放思想。作為“一主引領”的武漢市必須要堅決扛起責任,主動幫助和帶動其他8市的發展,其他城市要大膽發展、主動融入,真正打好“同心結”,實現發展“聯手戲”。
城市圈建設,產業發展是關鍵。武漢城市圈的發展必須推動產業創新協同協作,目前9市正在聚焦優勢互補,加快推進產業發展聯接。如,黃岡瞄準“產業同鏈”,與武漢錯位協同、承接配套、共建園區;孝感精準對接武漢城市圈規劃,打造中部地區制造業發展新高地;天門市對接武漢“芯”產業,引進芯創電子產業園,建設芯片封裝測試基地……城市圈內,城市的產業定位精確,發展思路明晰,實現優勢互補。在未來的發展中,必須要加大創新、深度融合,早日形成“研發在武漢、制造在城市圈,頭部在武漢、鏈條在城市圈,融資在武漢、投資在城市圈,主鏈在武漢、配套在城市圈”的產業發展格局。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同城化發展的落腳點是改善城市圈人民群眾生活。協同化發展要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武漢城市圈建設以來,堅持路網相連,多條斷頭路正在被打通,“1小時城市圈”加速成型,圈內的群眾出行更加便利。同時,9市首批106項“一圈通辦”民生政務服務高頻事項累計辦理業務22283件。下一步要全面加強在教育、醫療、政務服務、社會治理等領域的深度協作,推動武漢優質資源跨區域共享,以改善民生的小切口,增進城市圈的共建共享認同,提升武漢城市圈整體發展水平。
城市圈藍圖已繪就,九城攜手共發展。在新時代,加快推進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是做大做強全省區域發展的布局“主引擎”的關鍵之舉。未來的發展,九城唯有錨定目標、真抓實干,共建共享更加美好的武漢城市圈,引領湖北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作出更大貢獻。
稿源:荊楚網
作者:王能(湖北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