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中的黃石新港棋盤洲港區三期工程。(通訊員 胡永石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通訊員 陳珺 胡永石
10月19日,省港航局“奮戰后四月、爭創新佳績”工作調度視頻會傳出信息,今年1至9月,我省水路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45.9億元,超額完成季度計劃目標,與去年同比增長16.8%,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95.4%。同時,在建萬噸級泊位數量居長江中上游地區榜首。
兩地萬噸級泊位加緊建設
10月19日,浪濤拍岸的黃石新港棋盤洲港區三期項目工地鉆機轟鳴,打樁船將一根根粗壯的鋼管樁牢牢打入江底,起重船不停作業,將鋼筋籠起吊到鋼護筒中。據悉,三期共新建萬噸級泊位8個,目前通用泊位碼頭樁基完成72%,整個工程將在2024年建成。
投資18億多元的黃石新港棋盤洲港區三期項目,年設計吞吐量為2150萬噸,建成后,棋盤洲港區的年通過能力將超過6200萬噸,成為長江中游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綠色智慧最優、綜合服務能力最強的現代化大型中轉樞紐港。
從黃石港溯江而上百余公里,武漢陽邏媧石碼頭也是機聲隆隆,400多米長、30多米寬的碼頭平臺將改造4個老舊碼頭,變成3個萬噸級高樁泊位。
武漢媧石港務公司是我省工業企業中唯一的碳排放指標出售企業。這個總投資5.5億元的項目力爭明年建成,屆時碼頭年通過能力達到2000萬噸,實現年工業產值100億元。同時,對建筑材料等大宗原材料進行“散改集”工程,推動散貨集裝箱化標載運輸,與陽邏國際集裝箱港業務功能互補。
省交通運輸廳質監局負責人介紹,今年1至9月,我省已新開工重點水運項目11個,僅比“十三五”期間開工的重點水運項目少2個。今年這2個新建萬噸級泊位項目,使得湖北在建萬噸級泊位數量居長江中上游地區榜首。
針對水運港口重點工程建設快速發展,該局安排執法人員及技術專家緊盯關鍵問題,幫助企業改工藝工法、開展技術創新,引導先進工裝工藝應用,助力工程質量品質提升。
多式聯運項目通過國家驗收
在實干中見速度、有進展、顯實效。
今年6月,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三年攻堅號角吹響,全省迅速掀起港航建設高潮,投資1623億元建設72個“鐵水公”重點交通項目。9月,黃石新港多式聯運項目通過交通運輸部驗收。至此,我省5個入列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的項目,已有2個通過國家驗收。
據來自省港航局的消息,今年前三季度,我省漢江雅口樞紐、孤山樞紐、新集樞紐、碾盤山樞紐建設推進順利;香溪河等航道全面完工;唐白河、漢北河等項目完成前期工作;漢江蔡甸-興隆2000噸級航道前期工作全面推進,江漢平原骨干航道也啟動前期工作;陽邏國際港集裝箱水鐵聯運項目開港營運,江陵煤炭儲備基地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宜昌白洋二期建設順利推進。
多式聯運示范項目,LNG加注站、洗艙站、新型示范船、電動游船等綠色示范項目,也在全面推進。目前,我省9個交通強國內河航運建設試點項目全部啟動建設,其中港口岸電示范、特定航線集裝箱船2個試點任務已經完成。
“應開盡開、能開快開”。據悉,到年底,我省繼續加快推進港航項目前期工作和開工建設,統籌推進唐白河、富水、漢北河、浠水、內荊河等重大項目開工前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