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75名西藏山南籍高校畢業生乘飛機抵達湖北,分赴武漢、黃石兩地開啟新的職業生涯。自湖北創新打造“鄂藏情”就業援藏品牌以來,已有三批共150名山南籍大學生走下雪域高原,來到湖北實現“組團式”市場化就業。
這是湖北援藏工作的一個縮影。
自1994年7月至今,湖北從人力、物力、財力和技術等多方面,對口支援西藏山南,累計選派九批1022名援藏干部人才赴藏工作,大力弘揚了“老西藏精神”“兩路精神”,用忠誠和擔當書寫高質量援藏的湖北答卷。
27年來,湖北累計援助資金、物資44.68億元,實施援藏項目596個,助推乃東、瓊結、曲松、加查四縣區全部脫貧摘帽,為山南高質量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了積極貢獻。
“推動山南成為全國大循環中的西藏重要節點,必須圍繞本地優勢產業,招引一批龍頭企業進駐山南。”湖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領隊、山南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李修武說。
第九批援藏工作隊積極引進湖北蛋雞龍頭企業武漢宏農落戶山南,著力打造山南藏雞產業集群,總投資達12億元以上,項目一期總投資5億元。8月30日產下第一枚雞蛋,是湖北援藏“突出產業、突破科技”的全產業鏈思路。
我省投入資金1000萬元,依托加查縣核桃資源,湖北安琪集團研發生產安琪紐特核桃油,深受內地中高端客戶歡迎;投入80多萬元,整合扶貧資金720萬元,流轉土地280畝建立藏藥材種植基地,引導農牧民種植貝母、天麻等10多種藥材。
截至目前,第九批援藏工作隊招商引資項目落地開工12個、總投資17.2億元;簽約或在談項目27個、預計投資78億元。
第九批援藏工作隊聚集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打好政策組合拳,不斷鞏固提升對口支援交流合作水平。
建立“大院校+小組團”模式,推動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湖北大學等高校組團支援山南市東輝中學,東輝中學已連續兩年中考成績獲全市第一;以武漢協和醫院、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為依托,先后建立西藏首家“兩癌”篩查中心、出生缺陷篩查中心、5G遠程醫療服務平臺等,啟動總投資1.2億元的山南婦幼保健業務綜合大樓項目建設。
我省先后投入2000萬元,撬動當地投資3000萬元發展民宿旅游。投入運營近一年來,全村129戶有64戶興辦家庭旅館,接待游客2萬多人,集體創收90多萬元,全村人均增收1800多元。
藏族姑娘白嘎珍與漢族小伙子陳凡因援藏結緣,建立了新時代民族團結的模范家庭,成為新時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實踐。
宜昌、加查“宜加一家親、創業手拉手”系列活動,組織加查30名創業青年、35名青少年、20名技能人才到宜昌交流學習。襄陽、瓊結支部結對、群眾結親活動,實現瓊結縣20個村(社區)結對全覆蓋,60多名農牧民黨員群眾與襄陽黨員群眾結對認親。
雪域高原滄桑巨變,凝聚著一批批援藏干部人才的辛勤汗水,飽含著荊楚兒女的深情牽掛,見證著鄂藏人民山高水長的深厚情誼。(湖北日報通訊員 何慶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