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評論員 程曼詩
近日,襄陽、宜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方案已經印發,并全面啟動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對于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戰略布局,主要分為兩個層次。基于湖北發展的實際,瞄準第二個層次,即“著力建設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臺”,在“加快形成戰略支點和雁陣格局”中,更能體現湖北優勢和湖北作為。
創新布局要服從生產力布局,“兩翼”城市群要結合自身實際找準科技創新突破口。提前布局,是為了提升能級。區域間創新發展的程度不同,布局也不同。就全國來看,要打造雁陣格局,就湖北來看,也需要打造雁陣格局,頭雁領舞,雁陣齊飛,差異而有序。建設方案中明確襄陽的重點是聚焦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領域的關鍵材料、基礎材料和前沿材料,突破關鍵制備技術,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新材料創新極、“襄十隨神”汽車產業創新引領區、漢江生態經濟帶“雙碳”科技創新應用先行區、“北部列陣”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示范區。而宜昌發展的重點是著重突出“三區一地”戰略引領,強化“由點及面”系統支撐,圍繞三峽實驗室、宜昌高新區、環三峽大學創新生態圈、宜昌科教城、市域創新聯合體、“宜荊荊恩”科創走廊等構架多層次、全覆蓋創新體系。不同的特色,不同的優勢,把創新精神與要求和兩地實際緊密結合,立足不同的發展定位、產業優勢、創新需求分類施策,從不同側面著手推動建設創新高地。
一磚一瓦,在自家墻基上砌房子,更牢固、更長遠。推動“兩翼”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意義重大,前景廣闊。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兩地既要探索出自身創新發展的新路,也要輻射帶動“襄十隨神”“宜荊荊恩”城市群轉型發展,不斷完善區域創新體系。轉型發展的路很長,任務很重,難題還很多,但發展的邏輯始終如一。一方面,牢牢把握大方向,絕不偏離高質量發展的總要求;另一方面,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兩翼”實際特點,探索出更多能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與做法。
說一千道一萬,創新首先需要的是行動。有想法不敢干,再美的圖畫也只是紙上談兵。大膽地闖,大膽地試,既敢干肯干,又能干會干,“兩翼”才能種好試驗田,當好先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