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中國電子云總部在湖北武漢揭牌。中國電子云總部是中國電子云的運營中心、結算中心和最大研發中心。除中國電子云外,迄今還有華為云、金山云、浪潮云、騰訊云、阿里云等在漢“組團”,打造云產業重鎮,展現出武漢在云計算產業發展強大潛力,將助力武漢建設網信能力創新基地,形成數字經濟產業生態和打造人才培養高地。
近年來,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云計算”作為新基建時代大戰的主戰場。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機構預測,到2022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有望達到近5500億美元,其中,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將成為云計算市場增長的主要來源。
武漢作為中部地區的主要大型城市承擔實現中部崛起的時代重任,大力發展云計算,為武漢突破性發展數字經濟、打造數字經濟一線城市注入強勁動力。以往提起云計算,人們首要想到的是北京“搜索云”(百度云)、杭州“電商云”(阿里云)、深圳“社交云”(騰訊云)。如今隨著六朵云的組團式落戶,武漢正在加速形成“城市云+產業云”,有望打造又一張全國性云計算城市標簽。
隨著數字經濟的大力發展,“合作”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的高頻詞,也成為數字時代的制勝法寶。如今六朵云的落戶,不僅涉及民生健康、智慧教育、智慧出行、智慧城市、智慧社區等產業,有利于為百姓創造更多民生福祉,更有利于在現有優勢上整合產業,促生大量合作新形態、打開了共贏新通道,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譬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某廠家發布智能醫療隔離艙的生產需求,40多個設計單位、160多家制造單位一起合作,僅兩周時間就將成品送到武漢抗疫一線。再如,設在盧旺達的“帶你到中國”展廳,通過“展廳看樣、遠程商談、保稅庫出貨”方式,即可快捷成交跨境訂單。
當然,“城市云+產業云”的名片要想打響,不只是產業、形態上的“合作”,還需要有人才和城市的合作作為支撐。“大數據時代,不缺市場,最缺人才。”在23日的峰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大數據分析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席主任鄂維南在做主題演講時說,發展數字經濟,要靠人才,“用好‘人才紅利’,武漢發展數字經濟大有用武之地”。在這座芝麻醬中混著夢想味、生活與理想交相輝映的大都市里,有92所高校、101家科研院所、73名在漢院士、130萬在校大學生。創設崗位、搭建平臺、提高發展、合伙共贏……用產業贏得人才,用人才助力發展,運用好這些人才資源就為下一步實現數字經濟騰飛打下良好基礎。
武漢是英雄之城,更是一座包容并蓄的活力之城,面向未來,以云計算為發展方向,加快構建數字合作新格局,定能推動數字經濟不斷邁向新臺階。
稿源:荊楚網
作者:肖璐(湖北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