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要
農業現代化,是鄉村振興的“金扁擔”。
在湖北“三農”工作的任務書和施工圖中,“以農業產業化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以農業農村現代化抬高全域高質量發展底板”是一條鮮明主線。
10月19日至20日,襄陽在全省率先開展2021年農業產業化項目觀摩交流活動。該市四大家領導,各縣(市、區)、開發區黨政負責人,市直單位負責人等百余人觀摩9個縣(市、區)18個項目,以一場“摸底考”促互相學習、明短板差距、拓發展空間。???
抬龍頭,舞龍身
20日,保康縣保茶集團。一杯好茶,配合保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沮水巫音》——敬茶曲,讓現場觀摩氣氛一下子濃厚起來。
皇烏眉、??导t、??党辞?、保康毛尖、蒸綠金……各類茶葉品種經由各色罐體包裝盛放,觀摩者紛紛湊近細看。
保茶集團是省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企業負責人介紹,2000噸名優茶現代產業園項目達產后,年產值10億元,利稅1000萬元,網絡和輻射全縣生態茶園基地20萬畝,帶動涉茶經營主體100家,鏈接省內外優質商超、經銷商企300余家,實現2000人就業。
走進老河口市漢糧楚果食品配料加工項目,芋頭、黑米、青稞、薏仁、紫米、紫薯……展架上,光罐頭品種,就達10余種。
1項全球領先、4項全國領先的生產設備,使漢糧楚果在全省農產品加工行業中占據優勢。該公司每年采購農產品20萬噸,利用土地10萬畝,專業生產各種果醬、農產品罐頭、椰果、魔芋晶球等,產品供應對象已覆蓋國內伊利、蒙牛等大型食品飲料企業和肯德基、海底撈等大型餐飲連鎖企業,受惠農民2萬戶,帶動農民工就業1500人。
龍頭企業的意義在哪里?不只是看生產了什么,更重要的是看怎樣生產、帶動能力如何。
此次觀摩交流活動,一個又一個企業抬龍頭、舞龍身,各有各的招,各顯各的妙。
棗陽的倪氏國際二期27萬噸玫瑰特色飲品生產項目,建成6個基地3萬畝玫瑰,輻射5000多戶,人均畝收入3500元以上;襄州的古襄陽酒業楚酒文化博覽園項目,楚酒文化展示、釀酒數字化、產業助農、創業扶持、工業旅游、沉浸式體驗服務等深度融合……
據了解,襄陽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已達341個,它們推動傳統生產方式發生變革,把農民大規模帶入市場,讓一道道“鄉土味”四溢飄遠。
拉長做精產業鏈
“阿布塞喲!”19日,在位于襄州的襄陽三珍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用中文給觀摩者作介紹后,走到一支話筒前,用韓語與韓國三珍的負責人視頻連線。三珍生態農業建成了集橡籽、芝麻等農產品種植、開采、研發、生產、外銷的全產業鏈,其加工生產的橡子淀粉、芝麻油、辣椒醬、醋醬等產品銷往韓國、日本、印度和一些非洲國家。
同日,宜城的湖北楚大鴨業有限公司,經理任樂樂大聲賣關子,引來一片笑聲:“我們有三寶,一寶是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二寶是國家級示范社,請問各位,三寶是什么?就是我老爹——全國勞動模范任玉保。”
上世紀90年代,返鄉創業的任玉保先后創辦養鴨合作社、鴨業公司,帶動周邊群眾脫貧致富,人稱“鴨司令”。兒子任樂樂接棒的楚大鴨業,擁有種鴨養殖、鴨苗孵化、飼料生產、蛋品加工、電子商務、冷鏈運輸等完整的產業鏈條,20多個主打品種,日銷量保持在5萬單以上,10多個產品直供倉,日供貨量20萬單以上。
全產業鏈,核心在一個“全”字;而“全”的關鍵,就在于從農業單項生產環節向全產業鏈持續增收拓展。
不只三珍生態農業、楚大鴨業,參加此次“摸底考”的所有18個項目,涵蓋了襄陽10條重點產業鏈中的8條,既有種植養殖,也有深加工和三產融合,都是圍繞重點產業補鏈、強鏈、延鏈的好項目。如棗陽的新好農牧、宜城的海大生豬等4個項目,均聚焦生豬產業鏈,涵蓋了繁育、養殖、飼料、肉食品加工、終端銷售等各個環節。
全產業鏈,重心在一個“鏈”字;而“鏈”的活力,需要科技賦能。
襄城的巴黎香公司擁有15項專利;樊城的妞妞品牌升級及產品研發投入100萬元,策劃實施“南船北馬”品牌戰略;南漳的嘉達生物,是我省農產品精深加工高科技出口企業之一,獲得33項實用型專利、4項發明專利……“農業+科技”,畫出了一條條亮麗的風景線。
“0.57%與1%”的續篇
20日下午,累計500多公里的輾轉觀摩后,總結會立即召開。
“襄陽用全國0.57%的耕地面積,產出了全國近1%的糧食。形象一點說,就是我們襄陽每年生產的糧食,能夠讓全國人民吃上7天?!边@組數據在總結會上再次引發共鳴。
襄陽是農業大市,0.57%與1%,這兩個數字代表基礎,也包含貢獻,更承載擔當,需要寫好續篇。
“培育壯大龍頭企業”“高標準推進農業產業園建設”“加大農業品牌培育力度”“補齊農業產業化短板弱項”……“摸底考”后有分析、講思路、作謀劃。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摸底考”后壓力在傳導、動力在增強。
在襄陽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局長余濤看來,這次觀摩交流讓人感受到“三個沖擊”:視覺的沖擊,農業項目也能“高大上”;聽覺的沖擊,聽了各個項目的介紹,覺得這些農業企業科技含量高、生產效益好、市場前景廣;心靈的沖擊,觸動大、感受深、啟發多。
激發真抓的實勁、敢抓的狠勁、善抓的巧勁、常抓的韌勁,挑好農業產業化這根“金扁擔”,這就是“摸底考”的目的。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肖擎 通訊員 章治國 羅小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