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廣水市委書記楊光勝(右)做客湖北日報5G演播室。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小萍 通訊員 鄧小菲 彭曉華
“發揚廣水‘不貳精神’,一天當做三天干,全面重振廣水輝煌,奮力沖刺全國百強。”
10月21日,廣水市委書記楊光勝做客湖北日報5G演播室,圍繞“十四五”發展目標,暢談破冰思路、突圍舉措。
亮目標 5年挺進全國百強
“5年進百強,廣水可能性大嗎?”
有的干部搖搖頭,“不太大”。
畢竟,離全國百強縣最后一名的GDP,廣水還差200多億。
“一個地方發展好壞,兩三年就可見分曉。廣水干部要辯證看待優勢和差距,看到自己肩上的責任,決不能錯失來之不易的發展機遇期。”楊光勝坦言,沖刺百強縣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提出這個目標絕不是毫無根據的。
一方面,廣水是全省10個“百強儲備縣”之一、隨州的“百強沖刺市”;另一方面,廣水曾在全省縣域經濟排名第18位。
“‘漢襄肱骨,神韻隨州’是隨州的新定位,廣水應當釋放肱骨之力、擔當肱骨之責。”楊光勝認為,沖刺百強,廣水至少有五方面優勢——
產業優勢。風機制造、新能源、智能裝備三大產業均接近百億規模。地鐵風機占領全國30%、武漢80%市場份額;企業自主研發生產的5G濾波器,今年前9月訂單超4億元。
創新優勢。與武漢理工大學等23家院校建立校地校企合作關系,建成省級創新平臺28家,申請專利238件。企業研發的納米鉬材料M1,對油料作物能提高20%的產能。
人力優勢。現有人口94萬,33萬人在外創業,形成了上海不銹鋼、中山燈飾、廣州拖把等一批有影響的務工品牌。我們正在打造“回歸經濟”,力爭10萬人入駐返鄉創業園。
資本優勢。存款規模有480多億,實際貸款只有180億左右,存貸比不到38%。如果達到全省縣域63.82%的平均水平,每年將有超過300億信貸資金反哺廣水。
環境優勢。全市公共服務網辦率99.5%,最多跑一次事項占比97.4%。增值稅專票電子化改革創建試點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春秋時期,廣水這片區域屬于周王室分封的一個諸侯國,叫做‘貳國’,創造了舍我其誰、勇爭一流的‘不貳精神’。我理解,這種精神也是‘忠誠擔當、追求卓越’的新時代廣水精神。”楊光勝堅信,只要全市干部群眾團結一心,苦干、實干、拼命干,一定可以實現百強縣目標。
強特色 鎮域經濟“虎虎生威”
做強縣域經濟,廣水有哪些實招硬招?
“強特色、提能級。”楊光勝說,從三方面發力:除了剛才談到的壯大三大百億產業、擦亮工業名片外,還有就是培育鎮域‘小老虎’,打造融合發展示范區;推動鄉村振興,發展村級“人民公司”。
鎮域“小老虎”怎樣做到虎虎生威?
“立足資源稟賦,明確功能定位,發展特色集聚經濟。”楊光勝拿出廣水地圖,用筆勾勒出鎮域發展布局:東部,一二三產業融合區;南部,現代農業核心區;西部,徐家河高質量融合發展示范區;北部,軍民融合發展引領區;中部,創新工業聚集區。
目前,徐家河項目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中。“徐家河水庫距離武漢只有1個多小時車程,是全省第三大水庫,煙波浩渺、千島競秀。”楊光勝說,將用好徐家河的美景、美文、美食資源,努力將之打造為全省高質量融合發展示范區樣本,成為隨州郊游場、武漢后花園。
為何要打造村級“人民公司”?
“以市場化經營方式,加快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穩妥推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楊光勝解釋,“人民公司”具備人民屬性、市場屬性、共富屬性,擁有自主經營、股份合作、承包經營等模式。
目前,廣水已創建村級“人民公司”64家,占比超18%,部分已經產生良好效益。比如,十里辦事處觀音村“三資”管理公司通過入股魚兒山旅游公司,參與創建觀音村4A景區,種植桃、梨等經濟植物2000余畝,建設冷鏈物流倉庫,預計今年將增加村集體收入80萬元。
轉作風 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
“之前的我,受了委屈,遭遇壓力,只想躺平。通過‘青年大學習’,從學習中提升能力,很多困難不再是困難,干起來得心應手。”
訪談現場,主持人念的一段青年干部學習體會,讓楊光勝頗為感慨。
今年7月,他從浙江麗水市蓮都區學習歸來后,深刻認識到干部、理念、思路、作風的重要性,隨之在廣水開展“青年尖兵訓練營”活動。
“市委辦公室、市委政研室35歲以下年輕干部,開展‘五個三’集中學習活動。即為期30天,每天夜學3小時,學3篇重要講話,談3分鐘體會,作3分鐘點評。”楊光勝說,活動的開展,讓不少年輕干部從不想干、不會說變為積極干、主動說。各地各部門年輕干部踴躍報名,學習群人數近400名。
抓作風、提能力!“1+3+2+N”工作領銜推進機制、“明職責,提能力,對目標,查漏洞,補短板,強弱項”活動、“督查面對面”活動……系列舉措強力推進,成效明顯。
主持人翻看干部學習感悟冊,一句句體會躍然眼前——
“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
“領導在,我就是部下;領導不在,我就是領導。”
“合格不是標準,一流才是合格。”
……
“拼搶干、精益干、創造干、高效干、務實干”已蔚然成風。楊光勝說,郝店鎮的米果果勞動教育基地項目,從洽談到簽約、落戶,只用了不到3個月。
個性問答
變“舒適區”為“奮斗區”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小萍 通訊員 鄧小菲 彭曉華
主持人:不少干部說您是“虎將書記”,推進工作虎虎生風,匯報工作前害怕見到您。有這種情況嗎?
楊光勝:干部干部,關鍵在干。市委要求干部匯報工作少談成績,多談問題,一切奔著解決問題去,他們感覺不在以往的“舒適區”,自然就有無形壓力。
主持人:現在還怕嗎?
楊光勝:能力提升了,轉變就出現了。不少干部變“舒適區”為“奮斗區”,變怕匯報為積極匯報,齊心協力快速推動問題解決。
主持人:不少干部反映您一天當做三天干,自己干得苦,把干部也逼得苦,您覺得呢?
楊光勝: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組織把這么重要的崗位托付給我們,必須要帶頭拼、帶頭干,干出成績,不負群眾期待。有些同志覺得苦,是因為能力不能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或多或少會有一些本領恐慌。目前,隨著“明職責、提能力”活動持續開展,全市黨員干部已逐步適應這種工作強度,正以“拼搶實”的狀態和作風,奮力沖刺“全年精彩”。
民生福利
年底創成三甲醫院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小萍 通訊員 岳愛蓮
訪談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向廣水市民征集提問,捎到訪談現場。
市民提問:廣水什么時候才能有三甲醫院?
楊光勝回應:現有二級以上醫院4家,正在創建三甲醫院2家(廣水市一醫院、廣水市中醫院)。其中,廣水市一醫院力爭今年年底創成三級甲等醫院。廣水市中醫院力爭2024年完成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