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豐潤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聚焦高質量發展,圍繞項目建設主旋律,推進創新發展、轉型發展、協同發展、綠色發展、融合發展、統籌發展、共享發展、安全發展,實施文旅活區戰略,全力打造新型工業強區、現代商貿重鎮、京東文旅名城,為加快唐山城市副中心建設而努力奮斗。
堅持“項目為王”,唱響項目建設主旋律,持續增強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實力、活力。該區牢牢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每年實施千萬元以上項目不少于200個,投資800億元以上,爭列省市級重點項目20個以上,做到項目不斷檔、建設不停步、環境再創優、投資再加速。
堅持創新發展,實施科教興區戰略,建設創新引領活力區。該區持續加大平臺搭建力度,加快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的開放創新發展格局。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增量提質行動計劃,強化創新創業服務及支撐體系建設,建立創新型企業梯度培育機制,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
堅持轉型發展,實施產業強區戰略,加快構建具有豐潤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堅持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方向,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重點引,大力構建“3+3+N”現代產業體系,全力打造支撐經濟發展的“四梁八柱”。
堅持協同發展,著力擴大與京津協作,努力實現合作共贏。積極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在融入、對接、服務過程中謀求最大化發展,努力引進一批京津產業轉移、功能疏解項目,引進一批高端實用人才,為豐潤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提供支撐。
堅持綠色發展,實施生態立區戰略,建設綠色生態轉型區。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全域治理、全面治理、全方位治理,堅持系統性解決、整體性推進、創新性推動、精準性管控、嚴厲性打擊,加快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實現從治標向治本轉變,堅決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堅持融合發展,實施城鎮靚區戰略,打造唐山城市副中心。對標對表繁榮、舒適、美麗的標準,按照全周期管理理念規劃建設管理城鎮,制定城市品質提升五年行動計劃,大幅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最大限度提高對產業的承載能力、人口的吸納能力。
堅持統籌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豐潤樣板”。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堅持共享發展,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設人民群眾幸福安康品質區。提升保障改善民生工作水平,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每年確定實施一批民生實事工程,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力度,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堅持安全發展,著力構建大安全體系,堅決守好首都政治護城河的“豐潤陣地”。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把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領導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此外,豐潤區堅持全域推進,依托“兩紅一綠”資源,加快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唱響“雪芹故里、山水豐潤”品牌,推進文化旅游資源大區建設,力爭“十四五”末文化旅游綜合收入突破100億元。
到2025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300億元,2021年進入千億元俱樂部,經濟總量牢牢占據全市第二位不動搖,并努力向第一位沖刺;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50億元以上;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6.4萬元以上和2.98萬元以上;高端裝備制造、精品鋼材和綠色建材、現代商貿物流三大支柱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5%;研究與實驗發展經費年均增長10%。
(記者楊雨熹 通訊員劉倩 蘇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