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汪彤、通訊員潘愛鑾)俗話說趕鴨子上架,意即強人所難,但在農業領域卻成了蛋鴨養殖的新招。10月22日,記者從省農科院獲悉,一種新型養殖方式——架上籠養在該院蛋鴨基地試驗成功。
鴨、鵝等水禽動物,傳統養殖依賴溪流、水塘等水域,不僅規模受限,還面臨環保問題。而在國家水禽技術體系武漢綜合試驗站,這里的鴨子住的是三層鴨籠,喂料系統自動運行,鴨蛋也有專門的傳送帶輸送到裝箱口。
“蛋鴨籠養科學環保,效益更好。”基地負責人梁振華介紹,蛋鴨籠養把產生的糞便和廢水等控制在養殖場內,處理利用后,環境污染小,養殖過程機械化、集約化程度高,自動喂料、自動供水、自動清糞,大大節省了人力。鴨子采食量也比常規養殖模式小,達到節本增效效果。
據測算,用傳統方式養殖蛋鴨,一個人只能養3000只,而架上籠養,一人能養8000到10000只,且鴨蛋干凈、衛生。梁振華說,相對于生雞、生豬養殖,蛋鴨養殖模式較為落后,推廣綠色經濟的“架上籠養”模式,對推動蛋鴨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