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首席記者 劉楒睿
10月27日,在廣東省深圳市街頭,一輛私家車張貼著精日車標行駛。當地公安機關表示會進行相應的調查處理,后期將發布情況通報。為何媒體大量報道后,仍有“精日車”?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表示,可能是相關教育缺失導致了這一問題。
10月27日,網友爆料稱,廣東省深圳市街頭有一輛豐田牌汽車張貼著“神風”字樣和日本國旗樣式的車貼,希望有關部門可以對其進行處理。網友發布的視頻顯示,該車輛后備箱門左下方張貼有神風特工隊及日本國旗的標志。
該車后備箱門左下方張貼有精日車標
極目新聞記者嘗試通過多個挪車平臺聯系該車主,但均提示該車輛并未登記相關信息。28日上午9時許,極目新聞記者聯系上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民警記錄了該車輛的車牌號,“我們會進行相應的調查處理,后期會發布情況通報。”民警表示。
事實上,這并非第一次出現類似的標志。記者梳理發現,近兩個月在貴州凱里及河南鄭州均有車主因張貼同類車貼被罰。其中,貴州凱里車主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十二日,并處罰款人民幣六百元。
“精日車”為何屢見不鮮?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接受極目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類似精日標語應當加強法治教育。“可能在這些人過去的教育中,學校并沒有真正做好相關教育。”熊丙奇表示,這部分張貼精日標語的人,可能認為這些標語是時尚的表現。
“學生真的知道神風特工隊是什么嗎?”熊丙奇表示,這一情況的出現,需要從教育層面反思。“對于所有的公民來說,都需要遵守法律,勿忘歷史。”熊丙奇稱,公民應當知道法律的底線在哪里,但目前部分學校對于精日車貼這一類法律底線問題的教育是不明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