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肖楊
通訊員 丁園 張妍 孫夢嘉
10月28日,2021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湖北賽區一等獎名單公示,共86名學生,來自全省13所學校,其中華師一附中34人。第37屆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湖北營員名單也同時公示,共40名學生,來自全省7所學校,其中華師一附中20人。
夢想國際奧賽沖金 保送清北選擇再戰
10月29日,極目新聞記者來到華師一附中,該校入圍省隊的數學學霸們正在緊張地進行強化訓練,全力備戰將于11月21日—11月27日在福建舉辦的2021年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第37屆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學霸們作息時間與高三年級同步,通過做題、討論,進行集訓。
事實上,學科競賽是一條不斷面臨淘汰之路,學霸們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堅持。華師一附中數學特級教師、國際數學奧賽金牌教練葉新年告訴記者,該校高三學生舒煒杰,去年已經入選國家集訓隊,獲得保送北大清華的資格,但他夢想能在國際奧賽中沖金,今年自動進入省隊名單的他,目前仍在全力備戰冬令營。“沒有強烈愿望和強大精神支持,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葉教練表示。
此次入圍冬令營的高三學生常勁昆,去年高二時已經獲得了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并且能由此與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英才班簽約。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英才班目前只招收高二、高三年級考生,報名數學英才班考生如獲得丘班認可并參加高考,達到所在省份同科類本科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即達到錄取要求(對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本科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按相關省級招生主管部門確定的自主招生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執行)。而為了能入選國家集訓隊,常勁昆放棄進入清華丘班機會,堅持再戰一年,向更高目標沖刺。在教練葉新年眼中,常勁昆是一名安靜,喜歡看報刊雜志的學生,同時心中有目標,行動有毅力。
類似的還有該校高三學生婁繼揚,高二時數學聯賽失利,沒能入圍省隊,而他承受住了壓力,僅僅不愉快了一段時間,就立刻調整自己的心態,以不放棄的精神又投入到競賽訓練中去。
“學科競賽既是塑造青年學子胸懷天下、堅毅執著等卓越品格的大舞臺,更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自我發展等關鍵能力的大型研究性創新活動。”華師一附中相關負責人介紹。
學科競賽是培養拔尖人才的主陣地
為何數學學霸云集華師一附中?記者了解到,華中師大一附中作為一所全國名校,具備雄厚的師資力量和優越的辦學條件,一直致力于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以“塑造強健身心、涵養卓越品格、培養關鍵能力”為育人導向,為學生的學科特長發展創造了優質的育人平臺,歷年來為國家輸送了眾多各學科領域的拔尖創新型人才。其中,學科競賽作為培養該校拔尖創新人才的主陣地,一直是學校辦學實力最強有力的體現。除了數學競賽,今年,華師一附中五大競賽學科齊頭并進,繼續榮登全國各大學科競賽排行榜前列。
2021年7月,該校夏語興和馬英豪兩位同學分別在第62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和第51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IPhO)中勇奪國際金牌。截至到目前,華師一附中共獲得33枚國際奧賽金牌。
隨著近日各學科競賽省隊名單的陸續公布,華師一附中學子入圍人數在各大學科競賽省隊名單中均占有絕對優勢,該校五大學科競賽進入省隊人數達到45人,五大學科湖北省代表隊總人數為108人。
天賦需要被發現 學霸綜合素質高
華師一附中在學科競賽上表現亮眼,在葉教練看來,首先是學校領導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并能在制度建設上得以體現,其次是學校逐步形成了強大的競賽團隊。在一枚枚學科競賽獎牌的背后,凝結著學生的智慧與汗水,也凝聚著教練和班主任對他們的悉心教導。
那么,什么樣的學生適合走競賽道路?葉教練表示,孩子必須有天賦,天賦需要被發現。有天賦的孩子,早期也要經過發掘和培養。從娃娃抓起,開發智力、培養思維,“學科競賽是更高層次的競爭,適合對該學科有扎實基礎、有強烈興趣,并學有余力的學生。”而如果一味沖著升學為目的,功利化看待奧數,則有可能拔苗助長,得不償失。
據悉,現在活躍在國際數學舞臺上的一些有重要影響的華人青年數學家,都曾入選過國家集訓隊。202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家吉多·W·因本斯(GuidoW. Imbens)的合作者之一是雷理驊,雷理驊同學是華師一附中2010屆畢業生,曾獲得2010年CMO金牌,并入選數學國家集訓隊,被保送到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