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沒有產業支撐,再漂亮也是‘空城’,產業沒有城市依托,再高端也只能‘空轉’。
開發區·鐵山區,中間這個圓點,獨一份,說起這個名字的由來,郭波認為,這就是思想破冰的成果。
“你投資,我服務,你賺錢,我發展”,已成為全區上下共同理念。
我很樂意當“鏈長”書記,產業不能“掉鏈子”,任何工作都不能“掉鏈子”。
這里是毛主席騎著毛驢也要來看一看的地方,被譽為新中國的“工業糧倉”。
這里是正在崛起的電子信息產業新城,從無到有、點石成金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
10月29日晚,黃石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鐵山區委書記郭波走進湖北日報5G演播室,暢談開發區·鐵山區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聚焦‘五新’,打造現代化產業新區!”剛剛當選為新一屆“一線總指揮”,郭波自信而篤定。
點石成金,無中生有創“新業”
訪談從湖北聯新顯示科技有限公司講起,不久前的黃石三季度項目拉練上,它獲得了優勝項目第一名——
簽約半年即建成投產,來不及新建廠房,閑置廠房變身全新“屏”工廠。配套武漢三大面板廠,投產9個月,營收7.2億元,沖刺全年10億。
“聯新顯示的快速增長,再次刷新‘黃石速度’,是開發區100多家黃石電子信息企業的縮影。”郭波講述了黃石電子信息產業無中生有、從點到鏈到群的故事。
10多年前,黃石開發區聘請國際咨詢公司,量身定制以PCB(印刷電路板)產業為主導的電子信息產業規劃。此時,已在江蘇昆山從事PCB產業20多年的滬士電子,正謀劃到內地建設新工廠。
最終,因為交通區位優勢和銅鋁加工產業背景,滬士電子落子黃石,2013年底建成投產。
“十年來,開發區的干部有過更換,但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決心從來沒有改變。”郭波說,“接力棒交到我們手上的時候,開發區已形成從線路板到顯示屏到終端產品的產業鏈,以及從光纖到芯片等配套光谷的產業體系。”
如何促成“芯光燦爛”,成為擺在新一屆開發區·鐵山區領導班子面前的新課題。
“依托滬士、定穎、欣益興、廣合、聞泰、聯新等頭部企業,向上游研發設計及材料、下游終端顯示延伸,做強板、屏、端產業,發展光、芯、網產業,打造500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郭波說,剛剛閉幕的黨代會明確了產業發展方向。該區將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加強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每年新增科技型初創企業1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6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20家以上。
10月29日,黃石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鐵山區委書記郭波(右)做客湖北日報5G演播室。(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攝)
兩區一體,走新路樹新風
開發區·鐵山區,中間這個圓點,獨一份,說起這個名字的由來,郭波認為,這就是思想破冰的成果。
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于1992年,是湖北省第二家獲批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鐵山因鐵礦聞名,曾是“工業糧倉”,近年來面臨資源枯竭之痛。2019年4月,黃石開發區與鐵山區實施一體化發展改革。
“實踐證明,這條破冰之路走對了,兩區融合實現了1+1>2。”郭波說,這兩年,困擾兩區的四大問題一一破解:
優化行政資源配置,解決“有人干事”問題;
深化強區擴權改革,解決“有權干事”問題;
統籌發展資源,解決“有地干事”的問題;
保障社會民生福祉,解決“有錢干事”問題。
兩區融合以來,市級199項行政審批權力逐漸下放。開發區接得好、接得住嗎?
“行政審批改革是否成功,要用市場主體的感受來評判。”郭波講了兩個故事——
臺光電子的“黃石速度”。臺光電子項目簽約后,項目保姆全程代辦,相關部門實行“724”工作制,即一周7天24小時響應,僅用10個月時間,臺光電子建成投產,比原計劃提前半年。
廣合科技的“夜半機鳴”。去年4月3日凌晨4點,廣合科技項目工地現場突然停電,當時正在進行高壓混凝土作業,業主方因疫情不在黃石,“項目保姆”火速趕到,協調組織搶修,天亮之前恢復供電。
“‘你投資,我服務,你賺錢,我發展’,已成為全區上下共同理念。”郭波說,將以行政區的建制、開發區的體制,走新路,樹新風,構建專業高效的運行機制,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拒絕“潮汐”,建新城引新人
只見工廠不見城鎮,公共服務跟不上,產業工人不愿在園區生活,導致出現上下班的“潮汐現象”。不少開發區存在的工業“孤島”現象,黃石開發區·鐵山區也曾存在。
“城市沒有產業支撐,再漂亮也是‘空城’,產業沒有城市依托,再高端也只能‘空轉’。”郭波說,“在大抓產業的同時,我們把建新城、引新人擺在突出位置,加快園區向城區轉型。”
剛剛閉幕的區黨代會提出,力爭到“十四五”末,建成區面積達到85平方公里,新增10萬外來人口,到2035年人口實現翻番。
圍繞這一目標,開發區·鐵山區通過建設科技城、教育城、衛生健康城、文體旅游城,加快城市化進程,將進一步打通“兩橫兩縱”交通大走廊,串聯環大冶湖山水資源,形成環湖百里生態走廊,建設宜居宜業新區。
為招攬更多新黃石人,開發區·鐵山區成立招才引智局,與黃石及周邊34所大中專院校及中職院校聯手,“訂單式”培養高技能人才;同時出臺資金補貼、科研資助等10余項特殊人才政策,“四高人才”的獎金兌現超過1000萬元。
湖北博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年產值5億多元,從事生物制藥和生物發酵,擁有多項發明專利,公司董事長孫國平是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業領軍人才。“我們一次性獎勵孫總100萬元,在企業家中產生強烈震動。近兩年,129名高校教授博士來開發區企業擔任科技副總。”
郭波說:“歡迎有志之士來黃石開發區·鐵山區就業創業!”
個性提問
樂當“鏈長”書記
主持人:公開簡歷顯示,你先后在陽新、西塞山、下陸工作,陽新的鞋服產業鏈、西塞的特鋼產業鏈、下陸的循環經濟產業鏈,你都參與謀劃、推動。對抓產業鏈,你有何心得?
郭波:我是學經濟出身,深知產業發展離不開鏈條、生態,對縣域來講,產業鏈就是經濟發展的“牛鼻子”,必須長抓不懈。
頭部在武漢、鏈條在黃石。目前,開發區·鐵山區規上工業企業與武漢有配套關系的共121家,占全市71.2%,已成為鄂東與武漢“光芯屏端網”產業聯系最緊密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我很樂意當“鏈長”書記,產業不能“掉鏈子”,任何工作都不能“掉鏈子”。
助農帶貨
四季可嘗“春天的味道”
香椿芽、香椿醬、香椿酒、小罐香椿茶……
訪談現場,郭波書記化身推銷員,帶來被譽為“樹上蔬菜”的香椿系列產品。
“開發區·鐵山區有個叫大王的鄉鎮,種植香椿2000多畝,正在打造香椿小鎮。”郭波說,通過冷庫貯藏、產品深加工,讓我們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嘗“春天的味道”。
“我來之前,貴灣香椿產業園老板李祥兵給了我一個二維碼,視頻播出15天之內,掃碼購買,全場香椿產品八折,歡迎大家選購!”郭波細細介紹每樣產品,并為網友送上福利。
掃描下方視頻中的二維碼,領取福利↓↓↓
來源: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娜 通訊員 孫小江 葉鵬 董浩
編發:黃珺、陳亦帆
審核:唐曉煜
出品:湖北日報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