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省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穩步推進,重點任務是加快推進18歲以上人群加強免疫接種和3至11歲人群兩劑次疫苗接種。為使大家正確把握接種禁忌癥,減少疫苗接種猶豫,提高群眾接種意愿,11月2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就民眾關心疫苗接種的相關問題采訪了省疾控中心傳防所免疫預防部主任王雷,為大家釋疑解惑。
問:新冠病毒疫苗有必要接種嗎?
答:非常有必要。新型冠狀病毒具有傳染性和危險性,感染后,病毒會直接侵犯到人體的肺部組織,引起一些比較嚴重的肺部感染,如果患者本身的免疫力較差或者治療不及時,病情會迅速發展,很容易導致全身多器官衰竭,甚至引起死亡。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后,一方面可以有效保護個體,降低發病率,減少重癥和死亡的風險;另一方面,通過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從而阻斷新冠肺炎的流行,保障社會經濟、居民生活正常運轉。
問:新冠病毒疫苗在這么短時間研發成功,接種是否安全?
答:新冠病毒疫苗和其他疫苗一樣,在上市前都經過動物實驗、人體預測試實驗、人群Ⅰ/Ⅱ期、Ⅲ期臨床試驗,疫苗安全性得到了多次驗證。
問:接種疫苗對預防德爾塔病毒有效嗎?
答:現有研究和觀察提示,現在的疫苗對德爾塔病毒仍然有良好的預防和保護作用,可以有效減少重癥病例的發生。
問:備孕期可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嗎?
答: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制定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技術指南》,對于有備孕計劃的女性,不必僅因接種新冠病毒疫苗而延遲懷孕計劃。備孕期男女雙方都可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建議接種滅活疫苗。男性不存在因備孕不能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問題。
問:哺乳期是否可以打新冠病毒疫苗?
答:哺乳期可以接種,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后可繼續哺乳。國家衛健委官網3月31日更新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問答》指出,雖然目前尚無哺乳期女性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對哺乳嬰幼兒有影響的臨床研究數據,但基于對疫苗安全性的理解,建議對新冠病毒感染高風險的哺乳期女性(如醫務人員等)接種疫苗。考慮到母乳喂養對嬰幼兒營養和健康的重要性,參考國際上通行做法,哺乳期女性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后,建議繼續母乳喂養。
問:血壓異常病人可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嗎?
答:高血壓藥物控制穩定,血壓低于160/100mmHg,可以接種。血壓長期≤90/60mmHg,但能正常生活,經醫生評估后認可,可以接種。
問:腫瘤病人、腎病綜合征或腎移植病人、艾滋病人可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嗎?
答:早期惡性腫瘤術后,不再進行放化療者;中、晚期惡性腫瘤術后超過三年,不再進行放化療者;腎病綜合征、腎移植后吃免疫抑制藥物、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毒感染者,建議接種新冠病毒滅活疫苗或重組亞單位疫苗。
問:得了蕁麻疹,可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嗎?
答:得了輕微蕁麻疹的病人是可以接種的,但如果蕁麻疹比較嚴重或正處于出疹期,則不建議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問:曾經感染過新冠病毒是否還需要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答:現有研究數據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后6個月內罕見再次感染發病的情況。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患者或無癥狀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礎上,可在6個月后接種1劑。
問:免疫系統疾病可以接種嗎?
答:免疫系統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干燥綜合征等等)總體原則是謹慎接種。一般情況下,在病情穩定時可以接種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和重組亞單位疫苗。
免疫系統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干燥綜合征等)活動期、先天性或獲得性免疫缺陷、明確合并機會性感染或惡性腫瘤未控制的艾滋病毒感染者;淋巴瘤、白血病或自身免疫性炎癥性疾病患者,應暫緩接種。
問:接種新冠病毒疫苗都有哪些禁忌?
答:對疫苗任何一種成分過敏者,或以前接種本疫苗出現過敏者;慢性疾病急性發作者;發熱或急性疾病期患者,應推遲接種本疫苗。下列情況應慎重使用:患有血小板減少癥或出血性疾病患者,肌肉注射本疫苗可能會引起出血;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或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接種本疫苗后產生的免疫反應可能會減弱;未控制的癲癇、家族和個人有驚厥史者、患其他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者等。
問:當前是否需要進行新冠病毒疫苗加強免疫?
答:根據國內外研究結果來看,完成新冠病毒疫苗的基礎免疫對預防感染、減少重癥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大部分人的免疫水平在下降,疫苗保護效果也在削弱,因此適時進行加強免疫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加強免疫產生的抗體持久力更強。加強免疫半年后,雖然抗體水平也有下降,但依然高于兩劑或一劑接種后的峰值。另一方面加強免疫能更好應對變異株,關于滅活疫苗加強免疫的相關研究表明,接種加強免疫針后,不僅抗體水平增加,抗體譜也更廣了,意味著它對變異株會產生更好的保護作用。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龍華 通訊員 周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