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江卉 通訊員 鄭會兵
2020年,荊門市民兵調整改革順利通過省軍區驗收,成績排名全省第二,全市征兵“五率”考評位居全省第二。
“第一書記”如何扛牢黨管武裝第一責任?10月底,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專訪了荊門市委書記、荊門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王祺揚。
堅持學習為要,夯實黨管武裝思想基礎
記者:請問荊門市委如何夯實黨管武裝思想基礎?
王祺揚:作為荊門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管武裝的重要論述,自覺扛牢黨管武裝的政治責任,堅持做到將荊門武裝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把思想政治建設作為履行黨管武裝政治責任的首要任務,堅持把習近平強軍思想作為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的重要內容,深刻理解新時代強軍興軍的使命任務、目標方向、原則制度、戰略布局和重要路徑,充分認識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事關國家安全、事關發展全局,是黨政軍的共同責任、共同事業,是地方黨委政府的分內之事、應盡之責。
帶頭抓好常委議軍會、國動委會、武委會、黨管武裝考評等制度落實,組織黨政領導到部隊開展“軍事日”活動和現場辦公,推動解決民兵訓練基地建設、民兵訓練經費保障、退役軍人工作和生活保障等一系列重難點問題。以黨員領導干部為重點深入開展形勢教育,增強戰備觀念和憂患意識,在全市上下營造關心支持國防建設、擁軍優屬的濃厚氛圍。
堅持備戰為先,抓實民兵調整改革
記者:請問荊門如何抓好民兵這支國防后備力量?
王祺揚:著力抓好民兵基層建設。市委、市政府下發推進基層人民武裝部建設和民兵基層建設的通知,在東寶區、掇刀區分別開展基層人民武裝部、民兵應急連建設試點,組織全市現場觀摩,全面推進達標建設。將民兵應急力量納入政府應急管理體系,落實政府保障民兵應急器材機制。
堅持動中練兵、以演促訓、以用促建,有力遂行急難險重任務。僅2020年抗洪救災中,全市就出動民兵千余人次,執行搜救群眾、轉運物資、修筑堤壩等任務,檢驗了民兵的應急能力。
堅持保障為重,營造良好擁軍氛圍
記者:荊門市創建全省“雙擁模范城”首創首成,請問良好的擁軍氛圍是如何營造的?
王祺揚: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雙擁工作,他在福建工作時就被譽為“擁軍書記”,曾賦詩《軍民情·七律》,“君馭南風冬亦暖,我臨東海情同深。難得舉城作一慶,愛我人民愛我軍。”,膾炙人口,充分體現了軍民魚水深情。我們向總書記看齊,就是要學習他擁軍愛民的真摯情懷,帶著感情、帶著責任竭力為軍隊和子弟兵排憂解難。
切實加強基礎建設。在疫后財政比較困難的情況下,下決心劃撥土地192畝、投資1.6億元新建荊門市民兵訓練基地。
切實解決實際困難。堅持想部隊之所想、急官兵之所急,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隨軍家屬就業、子女上學等工作,在全省率先實行按公務員招錄15%的比例定向招錄退役軍人優惠政策,切實幫助部隊官兵拓寬“后路”、鞏固“后院”、扶持“后代”。
切實落實惠軍政策。以創建“雙擁模范城”為抓手,對國家政策性要求堅持應辦盡辦的原則,做到堅決照辦、帶著感情去辦、不折不扣辦好。今年,為退役軍人舉辦專場招聘會25場次,1469名退役軍人與用工單位達成就業意向。高度重視涉軍信訪工作,堅決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涉軍維權案件辦結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