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演員陳道明曾說:“演員就是文藝工作者,靠的是人物角色說話。”演藝圈有很多老戲骨,他們具有很強的敬業精神,對自身有著高標準、嚴要求,認真對待每一部作品,用心體味每一個角色,沉下心來鉆研演技,對每一個鏡頭精雕細琢,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熒幕形象,是真正德藝雙馨的文藝工作者。
現如今,有一些所謂的“演員”,拿著天價片酬,卻僅靠一張臉活著,演什么不像什么,一心只想走捷徑,靠緋聞炒作、蹭熱度、上綜藝博眼球,收獲了一大批粉絲。這些“演員”如此幸運卻仍不滿足,私生活混亂、偷稅漏稅、吸毒等,對社會尤其是未成年人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為此,廣電總局重拳出擊整治娛樂圈,明確界定劣跡藝人。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在相關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制定并正式推出《演出行業演藝人員從業自律管理辦法》,首次明晰演藝人員從業規范,首次明確聯合抵制和復出規定。管理辦法指出:演藝人員是社會文化價值觀念傳播的重要主體,在社會生活中理應承擔“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重要使命。社會公眾對演藝人員的藝術修養、良好品德、高尚情操寄予更高要求。從藝先做人,演員是公眾人物,一舉一動都會引起萬眾矚目。什么才是真正的演員?演員的素質不僅包括個人形象、氣質、職業素養以及文化修養,還應該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這些所有的方面結合在一起,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演員。
演員要具備強烈的敬業精神。不管是哪個行業,敬業一定都是一個必要的職業準則。現在的物質條件越來越好,但年輕演員卻越來越不能吃苦,遇到天氣不好、臺詞太多等往往就會牢騷滿腹、敷衍對待,甚至耍大牌。在演戲的時候,要對角色滿懷尊敬之心、心無雜念,才能讓自己真正融入到這個角色之中,將自己所詮釋的角色飾演到位。有些時候或許很勞累,但是這都是演員的本職工作,真正的演員是會克服這些困難的。他們會以身作則,不管再苦再累,都會全心全意投入到表演中。
演員要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作一名演員,不是朗讀器和復讀機,只會機械地背誦劇本中的臺詞。表演是一種藝術創作,屬于很高級的精神活動。每一部作品都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濃烈的情感,如果演員不能深刻體會到其中的情感,不能感悟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則很難演繹出作品的魅力。演員必須要以一種對文化的渴求,來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努力把戲演得更好、更新、更深,把人物塑造得更獨特、更鮮活、更有美學價值。演員只有準確掌握情節發展脈絡和作品的思想精髓,才能更好地通過語言、動作以及神情將作品思想流露出來,達到與人物合二為一的境界,從而演繹出有血有肉有靈魂的人物,引起觀眾的共鳴。
演員要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李雪健曾說:“電影是一個民族的面孔,要有一個美麗的面孔,首先要有一個美麗的心靈,有了美麗的心靈,才能創作出美麗的電影作品,才能有資格去擔當民族的面孔。作為一名當代電影演員,要特別珍惜、尊重演員這個稱呼。”眾所周知,一個演員的影響力不可謂不大,不可謂不深。作為一個演員,承擔著塑造社會公眾形象的責任,而對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不健全的未成年人,更是一個正確三觀的引導者和傳遞者。演員們的言行舉止,很容易會被"粉絲"們效仿。在這樣的情況下,演員更應當按照“德藝雙馨”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并不斷做好自我“校正”。演員只有擁有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給社會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對劣質藝人“零容忍”,還大眾一個風清氣正的演藝圈,是國家的目標,也是大眾的期望。作為公眾人物,必須要遠離毒品,恪守法律公德,才能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向全社會傳播正能量。
演員是站在聚光燈下的職業,作為一個好演員,應該要靠實力來贏得觀眾的欣賞。只有真正明白了表演者在一個社會中所承擔的責任和存在的價值,才是一個表演者真正開始表演的時刻。
稿源:荊楚網
作者:張子陽(湖北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