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樊仁利 廖乙旨)昨日,走進通城縣政務服務大廳,筆者發現住建局服務窗口“門庭若市”的場面不見了,只有少數幾人在等待辦理業務。
“以前咱老是跑窗口,不是缺這個資料就是要補那個章,特別麻煩。現在一窗通辦,限時辦結,所有資料都交到這個窗口了回家等消息就行。”正在排號辦理業務的一建筑項目經理小王笑著說。
今年來,通城縣住建局認真落實上級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簡政放權,讓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只進一個門、只跑一個窗、只上一個網”、“一件事一次辦”等便民服務的標語張貼在縣政務服務大廳,讓進來的群眾心頭一暖。
“從工程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到工程竣工聯合驗收,全部由綜合服務窗口統一收件、出件,實行“一窗受理”,并聯審批、限時辦結的服務機制。”住建部門窗口醒目的告示上介紹著業務內容。
“施工許可階段主要包括設計審核確認、施工許可證核發等;竣工驗收階段主要包括規劃、土地、消防、人防、檔案等驗收及竣工驗收備案。以上兩個階段都是在咱們窗口直接辦結的。”住建窗口的工作人員向辦理業務的群眾耐心地講解著業務所需資料清單。
據該窗口負責人介紹,縣住建局局牽頭制訂了《通城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方案》重點是對工程建設項目實施“全流程、全覆蓋”改革,實現“統一審批流程、統一信息數據平臺、統一審批體系、統一監管方式”四個統一,實行“一家牽頭、一窗受理、并聯審批、限時辦結”的工作機制。
創新監管,讓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路
“原來群眾跑來跑去簽字我們也不愿意他們受累,現在新的審核監管機制要求能在網上查到的都可以不用出證明了,群眾也少跑不少路。”住建窗口負責人員向來者介紹新流程的優勢。
據了解,縣住建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后,多個部門之間開始信息共享進行聯合審批。凡從政務信息平臺或相關部門能夠獲取的不再要求企業提供,由所需部門從政務信息平臺或相關部門自行調閱獲取,涉及事中事后監管所需的材料不得作為審批前置要件。
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有效解決“辦事難、辦事慢、多頭跑、來回跑”等問題,縣住建局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
優化服務,讓被動服務變主動服務
9月24日,縣住建局局長杜開平帶隊深入縣龍頭企業平安電工公司二期項目施工現場,對該企業在建項目進行了現場核驗,并當場發布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以前都是我追著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審批,現在是幾個部門坐在一起催我交資料,還限時給我辦結。”剛辦完審批單施工隊長李工樂呵呵地說道。
據了解,讓企業和群眾點贊的正是住建局推行實施的審批和驗收實行“多合一”模式。一是“多審合一”實行多圖聯審機制,實行“多圖聯審、結果互認”的全流程聯審聯辦,100%網上辦理。二是“多驗合一”。實行“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一窗受理,統一時間、集中組織,一次驗收、限時辦結”的工作機制。
至目前,這個局為民辦實事19件,施工許可證61個,聯合驗收22次,組織開展上門服務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