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通訊員 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呂鑒蕾 通訊員王劍、黃偉)11月3日,黃石市召開2021年度生態環境違法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通報環保執法有關情況。
“近年來,隨著群眾對環境質量的期許不斷上升,環保執法任務越來越重,我們的執法手段也在隨之優化進步。”黃石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支隊長張功武說,特別是去年疫情發生以來,執法方式發生了較大轉變。
那么,變化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張功武現場給出答案:“全面實施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制度,不斷豐富非現場監管手段和持續開展錯時執法檢查”。
在正面清單制度落實方面,該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執法工作,對納入清單內企業做到“無事不擾”。同時,正面清單實施動態管理機制,定期更新企業名單,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按流程納入正面清單管理,對存在環境違法行為的企業及時剔除正面清單。
除了制度的創新,執法手段的創新感受更直觀。一方面,環保部門充分利用“互聯網+監管”、智慧環保在線監控等線上平臺檢查企業,通過監控數據實時掌握企業排放狀況,發現違法線索再進行現場調查取證,依法查處。
另一方面,環保部門還充分發揮無人機在執法檢查中的作用,并實施“電監控”試點。
“也就是除了實時監測企業排污口排放數據外,我們還探索通過安裝用電監控設備,來監控企業是否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設施,目前我們已經在3家單位開展試點工作。”張功武解釋道。
除此之外,環保部門還持續開展錯時執法檢查。實行全時段監管執法工作模式,讓心存僥幸的違法排污者摸不著執法人員的行動規律。
正是有了這些創新的制度和手段,今年黃石市環境執法工作成效顯著。1—10月,黃石全市共查處環境違法行為216起,下達處罰決定200起。其中,移送行政拘留案件12起,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3起,對10件輕微違法案件實施了不予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