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文俊、通訊員余翔、趙鋆沖)11月3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在這個國家最高科技獎勵的榮譽簿上,再次留下了湖北人的印記。省科技廳介紹,本次大會上,湖北共有24個項目(通用)獲得獎勵,其中主持完成的項目9個,主持項目獲獎數量位列全國前五。
湖北主持項目共獲得一等獎2項,分別為:由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團隊主持完成的“天空地遙感數據高精度智能處理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由華中科技大學劉勝教授團隊主持完成的“高密度高可靠電子封裝關鍵技術及成套工藝”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7項,分別為:由華中科技大學金海教授團隊主持完成的“面向多租戶資源競爭的云計算基礎理論與核心方法”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由華中科技大學劉偉教授團隊主持完成的“耗散最小化多場協同對流傳熱強化理論和方法”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由武漢大學何光存教授團隊主持完成的“水稻抗褐飛虱基因的發掘與利用”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由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游艾青研究員團隊主持完成的“長江中游優質中秈稻新品種培育與應用”,武漢大學劉泉聲教授團隊主持完成的“深部復合地層隧(巷)道TBM安全高效掘進控制關鍵技術”、武漢理工大學胡曙光教授團隊主持完成的“深水大斷面盾構隧道結構/功能材料制備與工程應用成套技術”,武漢大學閆利教授團隊主持完成的“厘米級型譜化移動測量裝備關鍵技術及規模化工程應用”均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國家科學技術獎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即大家習慣說的“國家三大獎”。此外,還包括分量最重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以及授予外籍科學家或外國組織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