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李川 )仙桃市素有“中國黃鱔之都”的稱號,黃鱔產業是仙桃市農業第一產業。仙桃海關主動融入地方,全力支持仙桃市黃鱔產業示范帶建設,積極支持黃鱔養殖企業出口,著力促進仙桃市黃鱔出口便利化,走出一條具有仙桃特色的外貿高質量發展之路。11月1日,在仙桃海關的現場監管下,仙桃市白衣庵黃鱔泥鰍養殖專業合作社鮮活黃鱔啟運,從離開養殖場到裝車,這批黃鱔在3個小時內完成查驗放行、合格出證等手續。
黃鱔在運輸過程中,會受到溫度及外部環境的影響,運輸時間越久存活率越低,運輸時間過長將大大影響黃鱔的出口質量。如何讓黃鱔,順利“游”出國門,武漢海關所屬仙桃海關查檢科副科長徐浩告訴記者:“仙桃海關通過強化源頭監管,做好注冊養殖場的日常管理以及現場考核,嚴格執行風險監控和疫病監測,嚴把產品質量關;在企業通關時,針對鮮活水產品的特點開辟‘綠色通道’,實現‘隨報隨檢隨出證’,保證通關‘零延遲’,全力保障出口黃鱔的鮮活。”
從黃鱔離開養殖場到裝車,僅在3個小時內就能完成查驗放行、合格出證等手續,通關的便利化免除了黃鱔養殖企業的后顧之憂。白衣庵黃鱔泥鰍養殖專業合作社程偉說:“自從海關實行無紙化通關后,我們在家里也可以操作了,整個通關時間更快了,為我們節約了不少時間成品,我們的產品存活率也提高了。”
近年來,仙桃海關主動融入地方發展大局,全力支持仙桃市黃鱔產業示范帶建設,幫扶黃鱔養殖企業“走出去”,著力促進黃鱔等優勢農產品出口便利化,走出一條具有仙桃特色的外貿高質量發展之路。今年1-10月,仙桃海關監管出口黃鱔近30批次,逾200噸,貨值近1500萬元。
記者從仙桃海關獲悉,今年以來,仙桃海關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深入開展為企業送“服務包”活動,根據轄區內進出口企業需求,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為企業量身定制包括海關政策法律咨詢、通關業務指導和疑難問題解決在內的整體服務方案,全力支持地方經濟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