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李曉夢 通訊員 王甜甜
來往車輛排成一排,工人們有條不紊地打包、條貼……湖北紅日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廠區內,一片忙碌景象。
在這紅火的背后,是領頭人董事長張平安付出的心血與努力。從一家醬菜作坊開始,張平安硬是將企業做成年加工醬菜過10萬噸的全國醬菜行業龍頭。同時,他還用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助力精準扶貧。近日,張平安上榜荊楚楷模2021年7-8月月度人物。
健康醬菜 “天門味道”飄香全國
1968年,張平安出生于一個普通農家。中學畢業后,他回到家里幫忙做醬菜生意。后來他又南下廣州,繼續在食品行業打拼。1999年,他回鄉創辦陸羽食品廠,制作天門傳統食品醬蘿卜。研制配方,優化工藝,跑市場……慢慢地,張平安的醬蘿卜有了名氣。隨著陸羽食品廠發展壯大,張平安創辦了紅日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自公司成立起,張平安每年在產品研發和工藝優化等方面投入數百萬元。但作為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紅日子公司也正在尋求轉型的新路。去年10月,張平安投入3000多萬元新增3條智能化生產線和1條包裝線,如今6條全智能化生產線年產能可達15萬噸。今年,該企業又投入近千萬元,對智能化生產線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
與此同時,公司創新推出網紅辣白菜等新品,配合不同口味,可即開即食,深受歡迎。今年1—7月,該企業已完成銷售收入1.5億元,同比增長約50%。紅日子公司的產品不僅走進了各大商超,還成功“飛”上了南航、廈航的客艙,“天門味道”飄香全國。
授人以漁 帶動鄉親增收致富
在創業之初,張平安制作醬菜的原材料多從外地采購。“我們本地的原材料品質也挺好,何不就用本地的?”產品研發團隊成員的一句話驚醒夢中人。張平安在心里琢磨著發展訂單種植,一來帶動農戶增收致富,二來也可從源頭把控農產品質量安全。
2012年,張平安發起成立紅日子富硒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建立“企業+合作社+種植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合作社采取簽訂保底價合同收購的方式,引導農戶種植經濟價值較高的蘿卜、大白菜等蔬菜,同時開展各類新品種、新技術、新設施的試驗示范。“訂單農業風險低,有企業兜底,不怕滯銷。”不少農戶說。
近年來,紅日子公司依托農產品專業合作社,成功幫助100多戶貧困戶脫貧摘帽。到2021年,公司訂單種植面積達到4.8萬畝,覆蓋農戶5000多戶,戶均收入過2萬元。今年又計劃投資3000萬元,建設醬菜產品初加工基地,將帶動2000戶農民進入訂單種植。
回饋社會 愛心善舉不勝枚舉
多年來,張平安一直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在漁薪鎮楊場村,這里的村民都對張平安交口稱贊。每年節假日,他都會回來走訪慰問孤寡老人和貧困群眾,春節期間,他還會給村里7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1000元“過年紅包”。為改善村級基礎設施,他還先后捐贈80多萬元用于村里修路、建橋、建市場等。
2011年以來,張平安在天門實驗高中資助了一個“紅日子”班,每屆10名貧困學子,每年每人可得到3000元資助,一直持續到高中畢業;2016年,天門市遭遇洪災,他慷慨解囊,捐資20萬元助力災后重建;2020年疫情防控形勢最嚴峻期間,他不僅向天門市捐資30萬元,還向武漢、天門一線防疫單位捐贈價值30多萬元的公司產品……
如今,張平安“讓更多農民過上‘紅日子’”的樸素夢想”正在一步步實現。“希望能將醬菜加工做到業內領先,為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再立新功!”張平安說。
桑梓情懷
筑夢鄉園憑創業
關心孤老更扶貧
湖北省楹聯學會
皮治洪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