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震勸說已完成住院檢查的婷婷放棄手術 通訊員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黃濤 通訊員 李晗)16歲少女體重突破170斤,打算通過切胃減重手術獲得苗條身材,然而2次求醫均被醫生拒絕其手術要求。據統計,近半年來,中南醫院“減重門診”就診的未成年人顯著增多,平均每周有3位18歲以下的肥胖患者求診,最低年齡僅14歲。專家提醒,受到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的影響,未成年人出現“青春期肥胖”的情況逐年嚴重,但大多數未成年人并不適合減重手術。
16歲的婷婷家住武漢,從小被家人寵愛的她,每周都要吃幾餐最愛的炸雞、漢堡,在學校里婷婷不太喜歡運動,往往教室里一坐就是兩三個小時。從10歲開始,婷婷是體重就明顯比同齡人要重得多,上高中后學業加重,運動時間更少,體重逐月上漲,今年體重突破了170斤,并出現高胰島素血癥、呼吸暫停綜合癥等肥胖并發癥。一個月前,她來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肥胖與減重外科門診,肥胖癥與代謝病外科中心副主任李震經過評估,并不同意將她收治手術。11月2日,迫切希望瘦身的婷婷再次來到中南醫院“減重門診”希望盡早切胃減重。李震將她收治入院后并于11月3日為她進行全面檢查,仍然婉拒為她手術。
“經過檢查,婷婷并沒有明顯的代謝功能疾病,肥胖導致的并發癥也不算特別嚴重,因此建議她采用控制飲食、加強鍛煉等方法進行減重,不必手術。”李震表示,一般情況下,只有BMI指數超過32的人群可以通過手術縮胃達到減重效果。婷婷的BMI指數雖然已經接近33,但未成年人消化系統等身體各項功能尚未發育成熟,而且未成年人缺乏自控能力,術后的生活管理的效果也無法保證。除非肥胖程度已經威脅生命,否則不會輕易給未成年人做減重手術。
教育部學生體質健康抽測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我國已有近25%的青少年存在超重或肥胖的問題。近兩年中南醫院肥胖及減重外科門診的求診者中,也不乏未成年人的面孔。據統計,近半年平均每周有3位18歲以下的肥胖患者求診,最低年齡僅14歲。
“現在人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也為孩子變胖提供了很多‘便利’條件。”李震表示,少數未成年人的肥胖是由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等內分泌疾病引起,大多數是單純性肥胖癥。原因主要是營養攝入過多而活動量不足,能量消耗太少從而引起肥胖。爺爺奶奶“隔代養育”也是肥胖的重要因素,由于補償心理,以及老年人常常認為孩子胖點不是病,過于精心喂養導致未成年人肥胖的發生率增加。
李震提醒,家長要注意從小監測孩子的體重,體重超標時要通過改變生活習慣及時干預。進入青春期之后,孩子身體生長發育比較迅速,對于營養的需求量增加,在營養過剩或缺乏運動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肥胖。孩子出現“青春期肥胖”家長不需過于擔心,可以通過健康飲食和輔助運動的方法控制體重。如果效果不明顯,可以到醫院求助醫生進行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