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批攀登珠穆朗瑪峰的中國國家登山隊隊員陳山老先生緊緊握住主刀醫生的手 通訊員 供圖
老照片中,穿棕黃色上衣藍色長褲的為陳山 通訊員 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黃濤 通訊員 丁燕飛)“謝謝中南醫院醫護團隊用高超技術治好了我的病,希望你們繼續攀登世界醫學的高峰!”11月4日,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關節與運動醫學科病房,首批攀登珠穆朗瑪峰的中國國家登山隊隊員陳山老先生緊緊握住主刀醫生的手,將一張珍貴的登山照片贈送給了他及醫護團隊,并寫下寄語,以感謝他們幫助自己恢復正常行走,解除病痛折磨。
連攀高峰 86歲老英雄落下病根
陳山今年已是86歲高齡,1958年,國家體委成立中國登山隊,在鐵道部工作的他被推選入隊,在攀登珠峰前,進行了為期一年多的艱苦訓練,還曾到前蘇聯海拔7134米的列寧峰拉練。1960年,他隨隊執行中國首次嘗試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光榮任務,那一回,中國便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壯舉。下山后,陳山還參加了國家在北京舉行的10萬人慶祝大會。載譽而歸,腳步未停止。1961年,陳山登上7595米的公格爾九別峰,1964年,他和登山隊9名隊友再創奇跡,征服了喜馬拉雅山希夏邦馬峰,它是8000米級高山中唯一一座被中國人首登的山峰……在病床上,陳山講述著過往,眼里閃爍著星辰一樣的光。
為黨和國家的榮譽與尊嚴攀登過一座又一座的險峰,陳山因此落下了不少病根,他的隊伍曾在6800米的高山上被雪崩沖走,同行5名隊員犧牲,而幸存的陳山頭顱被砸裂,幾根腳趾、手指凍傷致殘。數年后,陳山轉回鐵四院,也一直從事相關體育文化建設、國家及國際鐵路勘探指導等工作,而近幾年,隨著年齡增大,他的身體開始出現了些異常。
關節磨損嚴重 醫生為他換上人工關節
2018年,陳山在中南醫院查出肺氣腫,行藥物治療,今年髖部也開始疼痛,只能跛行,于是在10月底又來中南就診。經詳細檢查,關節與運動醫學科膝關節退行性疾病診療中心主任譚楊副主任醫師告知陳山實為患上了髖關節骨性關節炎,由于年輕時長期進行極限登山運動,髖關節軟骨磨損嚴重,軟骨受損后厚度變薄,現已完全消失,須做手術患上人工關節以延續生命。老人年事已高,有高血壓、肺氣腫等疾病,手術風險很大,但醫生表示為了老人的健康,愿意冒險。在耐心溝通后,陳山決定做手術。
10月27日,經充分準備,譚楊副主任醫師團隊聯合麻醉科、手術室團隊為陳山進行了髖關節置換術,手術歷時40分鐘,十分成功。傳統上,高齡老人經歷這樣重大的手術,一般需要近兩周康復,而經過科室醫護“快速康復理念”治療,包括圍術期的營養支持、鎮痛等系列特殊措施,術后第二天,陳山便能下床了。經過一個多星期的護理調養,他恢復良好,已能正常行走,已達到出院標準。
“感謝你們用高超的技術、高尚的醫德讓我恢復健康,重新正常生活!”11月4日日,陳山特意將自己攀登希夏邦馬峰時的照片送給了譚楊副主任醫師及醫護團隊,并一筆一劃地寫下寄語,他說:“中國登山隊有一句口號——無高不可攀,無堅不可摧!珠峰是‘鳥也飛不過去的地方’,但我們中國人征服了。醫學科學也是一座高山,希望你們成為‘探尋者’,繼續勇攀高峰!”譚楊副主任醫師感嘆:陳老手術的成功和快速康復,也離不開他自身的堅強、樂觀,他也激勵了我們醫務工作者繼續探索醫學的未知領域,攻堅克難,讓更多人的美好生命得到延續。這張珍貴的照片團隊將永久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