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詹钘 陜西商洛報道
視頻剪輯 趙鵬
?空空的蛇房外,曹立寶夫妻站在門口,像是丟了魂。
因為新冠疫情的發生,2020年,在陜西省山陽縣曹家寺村養殖了三年王錦蛇后,曹立寶的養殖場在當地林業部門的要求下,被迫關閉。
在統計損失的王錦蛇數量時,曹立寶和林業部門發生了分歧。夫妻倆的統計和林業局之前預估的數量都有上萬條,但最終當地林業部門確認的數量為1885條,較之前相差了五六倍,賠償款也因此僅拿到56萬余元。
曹立寶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其養殖場是當地規模最大的蛇類養殖場,蛇廠前期投資總共花費了170余萬元,現在他的家庭面臨超過百萬元的債務。
目前,曹立寶夫婦找過多個部門反映此事,依然未能得到解決。
空蕩的蛇房
“這些都是蛇床,現在都廢棄了。”
蛇房內堆放的蛇床(極目新聞記者 詹钘 攝)
11月1日下午,在山陽縣曹家寺村祥龍養殖合作社,曹立寶打開一扇鐵門。院內,在兩個磚混結構的房屋中間的過道上,堆放滿了一個個木質的方塊板盒——蛇床。這些蛇床,加起來總共有3000張左右。兩個房屋內部,分別分布著14間和11間蛇房。
養殖場內堆放的蛇床(極目新聞記者 詹钘 攝)
“搞了下衛生,每個房間基本都清理干凈了。”這些天,曹立寶夫妻倆將蛇房進行了清理,把不用的蛇床、原本孵化用的泡沫箱、食盤、水盆,以及兩臺灌喂機都堆放到了一起。
柜子里存放的藥品(極目新聞記者 詹钘 攝)
蛇房外的柜子里,還擺滿了養殖蛇的常用藥品。
曹立寶的山陽縣祥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在2017年10月6日成立。
之前,夫妻倆曾在西安做了多年的個體戶,售賣鞋服。2016年,因為從電視上看到養蛇的項目,夫妻倆帶著數十萬存款回鄉,辦起了養蛇場。
蛇房內的保溫板(極目新聞記者 詹钘 攝)
“從剛開始建場到后期的穩定養殖,總共花了將近180萬元。”曹立寶說,蛇房內不僅要增設鍋爐,建造地暖,還要在屋頂鋪設保溫層,每平方米投資數百元。后期還建造了冷庫用來保存蛇食用的肉品。
這些投資,有部分是曹立寶找親戚朋友借的,有的則是依靠銀行貸款。
突來的疫情
從2018年到2019年,曹立寶賣過幾批蛇,銷售額有46萬元。
養殖場本來一切順利,在2020年的1月份,曹立波還接到了一個湖南的大單——超過3斤一條的3000條王錦蛇,對方約好正月初四開車來提貨。
空蕩的蛇房(極目新聞記者 詹钘 攝)
為了準備好貨品,曹立寶專門將這3000條蛇集中放置在幾個蛇房內等待客戶來取。
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1月22日(農歷臘月28)下午5時許,縣林業局工作人員打來電話,稱因為疫情原因,養殖場需要封閉,不能再往外賣蛇了。“通了電話之后,工作人員就來拉上了警戒線,說蛇不能往外賣了,而且還要繼續養著,不能私下進行處理,等待政府無害化處理的通知。”
早已準備好售賣的這3000條大蛇,就這樣被封閉在了養殖場里。按一斤蛇市場價最少100元的價格來算,30余萬元收入沒了。
就這樣,從2020年1月到9月,曹立寶的蛇場只有投入沒有產出。
“當時新冠疫情,我們都很擔心,怕萬一出了問題很麻煩,所以每天不停地消毒。”曹立寶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這期間每月消毒物資就要花掉1000多元;另外,每個月的蛇食和電費等成本都超過2萬元。
曹立寶說,當時錢花完了就向朋友借,他要爭取撐到無害化處理的那一天。
無害化處理
養殖場封閉化管理后,山陽縣林業局分別在當年5月份和8月份來過兩次,初步統計養殖場蛇的數量。
“當時他們只是說初步統計一下,并沒有說賠償依據什么的。”曹立寶告訴極目新聞記者,縣林業部門上門進行統計,兩次統計中,總量都在2萬公斤左右。
核實確認表(極目新聞記者 詹钘 攝)
根據曹立寶提供的一份《山陽縣禁食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處置清點核實確認表》,山陽縣祥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王錦蛇清點數量活體17978公斤(抽樣推算),死體1425公斤。表格落款印章為山陽縣板巖鎮人民政府,落款時間為2020年8月27日。
該表格明確注明:“一式兩份,養殖場點和清點核查組各執一份”。不過,曹立寶稱屬于他們的那一份并沒有拿到。“這個表格,是我們當時偷拍下來然后進行打印的。”
當年9月8日,包括林業、農業、財政等多個部門10多名工作人員突然來到祥龍養殖場,對場內的蛇進行集中稱重。“他們沒有拿任何文件來,也沒有跟我們說補償標準,所以我們拒絕裝袋。”最終,在相關部門的強行要求下,蛇都被裝在蛇皮袋里稱重后放進冷庫冷藏。
之后,這些蛇被過磅并被進行無害化處理。
數量的分歧
這次無害化處理中,引起曹立寶夫婦質疑的,是當地林業部門最終統計的養殖場內蛇的數量。
補償確認表(極目新聞記者 詹钘 攝)
根據曹立寶提供的一張《山陽縣禁食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處置接收單》,其養殖場交接物種為王錦蛇,接收數量1885條。最終補償款的總額,也按這個數字進行計算。
補償標準(極目新聞記者 詹钘 攝)
2020年8月5日,陜西省林業局、陜西省發改委等5部門共同印發了《陜西省禁食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處置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中,《禁食野生動物處置補償指導標準》規定,王錦蛇每條補償標準為300元(每條按1.5公斤計算)。
按這個補償標準,1885條蛇最終補償款為565500元。
曹立寶說,1885條蛇按照每條1.5公斤算總重就是2827公斤左右,跟之前8月份政府核查的17978公斤(活體)差距太大。當時,曹立寶夫婦拒絕在接收單上簽字。
“如果是真的有誤差,我們理解,但是誤差不可能這么大。”曹立寶說,正常的損失、損耗,夫妻倆可以接受,但是這個數字肯定有問題。
曹立寶稱,自己養殖場兩棟蛇房,除了待售的3000條3斤以上的大蛇,保守估算還有2-3斤的蛇2000余條,1-2斤的蛇4000條,一斤以下的1000余條。總量不會少于12000公斤,遠大于2827公斤這個數字。
“縣里還有另外一家養蛇場,規模沒有我的大,卻拿到了300余萬元的補償款。”曹立寶覺得想不通。
無奈的轉型
在養殖場冷庫的旁邊,蛇房的一面墻上,被敲出了一個正方形的缺口。
因為從今年3月起找了多個部門反映這個問題一直沒有結果,曹立寶的養殖場正準備轉型養鴿子。這個缺口是用來給鴿子通風的。
山陽縣林業局(極目新聞記者 詹钘 攝)
11月1日,極目新聞記者來到山陽縣林業局野生動物和天然林保護管理中心。該中心工作人員彭先生表示,當時對曹立寶的蛇稱重,縣里的財政、農業、林業、鎮村工作人員都到了現場,相互監督,防止作假,“稱重沒有問題,補償標準也都是按規定到位的。”
彭先生稱,曹立寶家人已經簽字確認,補償款也早已到位。另外一位工作人員稱,“錢都打到卡里了,再來跟我們說‘不服’?”
對此,曹立寶稱剛開始沒有簽字,后來當地縣里各層級工作人員上門來做工作,還找到了自家親戚甚至是親家出面求情,最終沒辦法,才簽了字。
“我們現在都是服務型政府,補償款也都是財政拿錢,又不是我們自己拿錢。”彭先生稱,之前進行的統計,只是一個摸底的調查,按照蛇房的數量大概估算有多少條蛇,并沒有確定最終的數量。“當然,這個數量差距太大的問題,是不是有的蛇死了,你自己把它埋了呢,這也有可能吧。”
對于另外一家養殖場的蛇賠償較多的疑問,彭先生稱從養殖場的規模來說祥龍養殖合作社比較大,但是另外一家養蛇的量更多。
彭先生稱,后期林業部門會幫助祥龍養殖場利用好場地,做好轉產轉型。
借條(極目新聞記者 詹钘 攝)
為了養蛇,曹立寶目前已經負債百余萬元,養殖場關閉,債主經常上門討債。所有人的欠條,曹立寶都拍照留存,他希望能夠早日還清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