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箕鋪鎮葉家莊村冷水畈灣。衛學平 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左乙辰)10月份,走在大冶市姜橋村、冷水畈灣等地的小游園內,滿目綠意蔥蘢,小徑兩旁的桂花樹、紅葉石楠相映成景。寬廣的文化廣場,布設有健身器材、公廁、百姓大舞臺等。隨著村容村貌的美麗嬗變、人居環境的改善,美麗鄉村正煥發出奪目光彩,為村民小康之路鋪就多彩跑道。
聽,老人話說滄桑變化
黨建文化廣場。衛學平 供圖
10月12日,說起這些年來冷水畈灣發生的滄桑巨變,今年74歲村民姜細英最有發言權。她告訴記者,70多年的生活經歷,讓她閉著眼睛也能行走在灣子各條小路上,而讓她感觸最深的,也是這些一年一個樣的路。
“我4歲就到這里來了,那時是泥巴路,后來從港里挑石頭填成石頭路,再后來變成水泥路,現在是柏油路,都是享共產黨的福。”姜細英感激地說。現在的冷水畈灣,一排排民房與花草相映成趣,廢舊石板、磚塊、瓦片、門窗等,都變成了扮靚村容村貌的點睛之筆。
談起這幾年灣里的變化,98歲高齡的陳金蘭老人不由地稱贊:“環境干凈了,空氣更新鮮了,農村不比城里差啊!”這是村民們對鄉村環境變化的真切感受,也是大箕鋪鎮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鄉村的真實寫照。
村民曹樹堤高興地說:“當時鎮政府提出要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時,村民們是舉雙手贊成的,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決心共同建設美麗鄉村幸福家園。”現在的冷水畈灣,一排排鄉村別墅與青山云霧相映成景,廢舊石板、磚塊、瓦片、門窗等,都變成了扮靚村容村貌的點睛之筆。
“有了這個廣場之后,我們老姐妹們晚上就可以組織起來跳跳廣場舞了。”10月14日,在金牛鎮胡鋪村黨建文化廣場上遛彎的胡婆婆說,之前我們這個廣場上,都是些破敗不堪的危房。如今,村里廣場修整好了,還裝了太陽能路燈,現在我們晚上出去轉一轉,心情都很好,現在生活越過越好,對以后的生活也越來越有信心了。
看,美麗鄉村的嬗變
千年古街姜橋村。衛學平 供圖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大冶保安鎮磨山村是一個省級貧困村,村莊坐落于保安鎮北、紅星半島東端,三面臨保安湖,與保安鎮區隔湖相望。
“我記得前些年,有一次,我開著一輛越野車回鄉,越野車在土路上顛簸,有時不小心會開到田里……”保安鎮磨山村盧家嘴灣村民盧恒說,和離鄉時相比,新路是磨山村交通改善的重大表現。
2017年,一條嶄新的柏油公路貫通紅星半島;2018年,磨山大橋施工完成,磨山村的發展與大冶東風農場、還地橋鎮及毗鄰的武漢,緊密相連。蘇州楓彩集團、武漢多家公司也將目光聚焦在紅星半島,進行整體旅游開發。
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空地,栽種各類果樹苗,生態養殖魚、蝦等,磨山村正在準備成為四季花開不斷、處處瓜果飄香的美麗田園。
“我們還計劃將沿港的荒田荒地打造為千畝花海,讓美麗姜橋更加名副其實。”大冶市金湖街道姜橋村書記、主任左可龍,看著從市里領回的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監制的“中國傳統村落”金字招牌,有感而發。
這個曾經“臟亂差”、集體經濟薄弱的古村落,一躍成為 “黃石旅游名村”“湖北省美麗鄉村試點村”“湖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國傳統村落”,千年古鎮生機煥發,可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思,源于黨建的引領
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衛學平 供圖
“聽黨話、跟黨走”,這是大冶市金牛鎮胡鋪村黨建文化廣場內,最亮眼的標語,也是近幾年來胡鋪村美起來、靚起來、富起來的關鍵所在。
2018年,是胡鋪村黨建文化廣場場建設之年,也是胡鋪村迎來蛻變的關鍵之年。
因軟弱渙散而被省級“點名”的胡鋪村黨組織,通過換屆迎來了一批更加年輕、更高學歷的班子成員。一改往日凝聚力不強、精神勁頭不足的頹敗面貌,新團隊鼓足干勁、蓄勢待發。
有了堅實的黨建引領基礎,胡鋪村從脫貧到振興之路,躍上新臺階。全村基礎設施更新換代,黨群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兩處休閑廣場的建成,讓胡鋪村的“面子”越來越靚。
10月18日,初冬時節,小雨菲菲,大冶市靈鄉鎮張河村黨群服務中心,一棟白墻紅瓦的兩層建筑聳立在眼前,美觀大方。而五年前的張河村黨村委會和村衛生室因年限已久,設施破敗,瀕臨危房。
如今,該村占地面積為220平方米黨群服務中心大樓,設有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綜治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學雷鋒志愿者服務站、退伍軍人服務站、農家書屋等。黨群服務中心的建成,不僅能更好地服務村民,更是增強了黨員群眾對村兩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抓好黨務、村務工作,首先是抓好班子建設,發揮領頭雁的作用。”大冶市鄉村振興局局長吳映波說,基層陣地建設,不僅是基礎設施建設,關鍵是村兩委班子建設。抓好黨建工作就抓住了一切工作的“牛鼻子”。近年來,胡鋪村和張河村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各項工作可以順利開展且卓有成效,與黨建的全面引領指導、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