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不我待,以勢破冰必將大有可為。”
“要用‘發展之光’融化‘老城之冰’,用干部作風轉變融化‘老城之冰’”
“多接幾次‘燙手山芋’,多當幾回‘熱鍋螞蟻’”
10月31日晚7點半,黃石市黃石港區委書記嚴榮勇來到湖北日報5G演播室。
擺好帶來的“黃石八珍”和創意彩繪,嚴榮勇說,“這兩樣東西,代表黃石港區的過去和未來。”
從傳統商貿物流中心到新經濟新業態聚集地,黃石港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
1
用“發展之光”融“老城之冰”
“空間不足”是“發展不快”的理由嗎?歷史遺留問題真的“虱多不癢、債多不愁”嗎?干部能力如何跟上產業變革、業態創新的步伐?
今年年初,黃石港區開展思想破冰大討論。“黃石港區是黃石老市委所在地、城市的發源點,目前城區發展近乎飽和,正處在破冰突圍的關鍵期。”嚴榮勇認為,要借發展之光融化老城之冰。
所謂發展之光,就是黃石港面臨千載難逢的好機遇: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示范區建設、毗鄰鄂州花湖機場、新經濟勢頭強勁。
“時不我待,以勢破冰必將大有可為。”黃石港區十次黨代會上,區委提出搶抓四大機遇,爭創全國現代服務業試驗區,打造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區,構筑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前沿區,建設全域臨空先行區,創造美好生活引領區。
“‘五區’是黃石港破冰突圍的方向。”嚴榮勇說,要用“發展之光”融化“老城之冰”,用干部作風轉變融化“老城之冰”。
不久前,區委區政府成立工作專班,突破性解決了歷時24年的吉雄藥業職工安置問題,維護了500多名職工的切身利益。嚴榮勇認為,黨員干部要在園區建設、征地拆遷、項目攻堅、矛盾化解的主戰場,多接幾次“燙手山芋”,多當幾回“熱鍋螞蟻”,“如此一來,信心、能力都增強了。”
10月31日,黃石市黃石港區委書記嚴榮勇(右)做客湖北日報5G演播室。(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攝)
2
一個樓宇一個產業園
黃石九州物流,從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部電話開始,發展成擁有4家分公司、3支物流車隊、120余名職工的現代集團公司。2020年,公司獲得湖北省第一張網絡貨運牌照,注冊會員車輛30000余臺,年業務量由2000多萬元增長到6億多元,稅收從200萬元增長到5000多萬元。
“數字賦能,催生傳統商貿服務業爆發式增長。”訪談現場,嚴榮勇講了九州物流的故事。“在經濟發展方面,政府感知比市場滯后,官員感知比老板滯后。”嚴榮勇坦言,用老辦法對待新經濟,可能會陷入“既盼望發展,又束縛發展”的狀態,要跳出“左右手互搏”怪圈,積極擁抱新經濟。
2017年以來,黃石港區連年出臺支持新經濟發展措施,從總部經濟到智慧物流,涵蓋多個門類,滴滴客服區域總部等多家知名企業落戶黃石。同時,筑巢引鳳,建成了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直播產業園、臨空智造產業園、智慧供應鏈產業園、醫藥新零售產業園等十大新經濟產業園區。
“在醫藥新零售產業園,楚濟堂的成長有目共睹。”嚴榮勇介紹,“楚濟堂”整合黃石190余家醫藥零售門店,通過“藥店+智慧醫療+新零售”模式,打造“一站式”醫藥總部。“預計增加就業600余人,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年納稅超過6000萬元。”嚴榮勇說。
據統計,黃石港區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達83%,連續兩年榮獲“全省服務業突出貢獻獎”,被評為全省現代服務業發展示范區。
“剛剛公布的全省市縣服務業發展評估中,我區排名全省第四,僅次于武漢市的三個城區。”嚴榮勇言語中透著自豪。
10月31日,黃石市黃石港區委書記嚴榮勇(右)做客湖北日報5G演播室。(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攝)
3
打造未來的臨空之城
黃石港區與鄂州接壤,距離鄂州花湖機場只有8公里,與浠水隔江相望,其江北工業園位于浠水境內。
說到三地融合發展,嚴榮勇打開“話匣子”——
周一到周五,鄂州花湖有一大部分居民,白天來黃石上班,晚上回鄂州休息;周六到周日,黃石萬達廣場里,鄂州、江北口音占多數;黃石港靠江的樓盤,一部分被浠水的居民買走了。數字為證。黃石港常住人口24萬,今年“十一”期間,僅摩爾城和萬達兩個商圈,日均客流量就突破23萬人次,客流很大一部分來自鄂州、黃岡。
“我們是距離機場最近、發展最成熟的中心城區。”嚴榮勇說,搶抓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機遇,打造臨空之城,是本屆黨委的中心工作之一。
目前,黃石港區已布局規劃“兩園兩帶”:13.32平方公里臨空商務產業園,3.27平方公里臨空智造產業園,構建臨空都市發展帶、濱水綠色發展帶。
嚴榮勇介紹,臨空商務獨棟企業總部項目占地70畝,總投資8億元,將成為集辦公總部、研發試產、二三產融合于一體的綜合產業園區;空港智造產業園項目一期占地60畝,總投資1億元。
“兩園將于今年年底完成主體工程建設,明年投產使用。”嚴榮勇表示,將著力構建“工作在機場、消費在黃石”“起降在機場、配送在黃石”等生產生活場景,與鄂州臨空區、黃岡臨空區實現錯位互補式發展。
個性問答
嚴書記談“嚴”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娜 楊康 通訊員 胡賢鋒
主持人:嚴書記,您對工作要求嚴嗎?如果有的干部不理解,怎么辦?
嚴榮勇:我對干部要求比較嚴。第一是職責所在,作為書記,“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放一寸、就會松一尺。第二是工作所迫,很多工作不嚴格督辦要求,就很難落實到位。第三是作風使然,我在組織部門工作多年,作風比較嚴謹,也希望我們干部嚴格按照組織原則辦事。
主持人:對干部嚴格要求,對市場主體呢?
嚴榮勇:機關干部工作再累,至少沒有后顧之憂,但很多企業主每一天睜眼,就是幾十人、幾百人的生存,對他們,要“暖”。今年,黃石港區把服務市場主體作為破冰突圍的重中之重,已組織開展9場企業座談會,向81家企業收集了158個問題,正在分辦督辦中。
民生福利
三年完成60個小區舊改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娜 龔雪 通訊員 潘賽
黃石港區青山湖社區居民劉桂華,家住公園路9號。此前,她向湖北日報反映,下水道經常堵,居民湊錢維修,治標不治本,希望能從根本上解決。
“我們工作沒到位,請大家諒解!”嚴榮勇現場表態,“這個小區是上世紀90年代初建成的,周邊的管網即將同步改造。”
嚴榮勇介紹,黃石港區正大力進行城市更新,統籌推進“兩路”“兩區”“兩園”“兩網”建設,加快補齊城市功能短板。過去,黃石港爭取了50多億元,完成了21個棚改項目;今年投入了2.9億元,進行老舊小區改造,改了將近12000戶;明年計劃再投入5.9億元,改造24000戶;力爭三年完成60個老舊小區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