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左乙辰)鄉村振興,關鍵在人。近年來,大冶市通過不斷發揮能人“頭雁”效應 ,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程一飛查看桑葚生長情況。衛學平 供圖
大學生返鄉接棒成為新農民
“我在這片土地上,看到了充滿綠色的希望。”11月3日,西北民族大學畢業生程一飛站在大冶市南石村湖北三華生態園桑葚園旁邊,動情地對記者說。
目光隨著田埂望去,展現在眾人眼前的是一個集花卉、苗木、水果種植,水產、家禽養殖以及水稻、中藥材、蔬菜種植等項目于一體的生態園?!斑@是我父親程君華的一番心血,它也給這個曾經的省級貧困村一一南石村帶來了生機和希望!”程一飛介紹。
如今,這個希望,也將由他來傳承?!拔掖蟛糠值臅r間都是待在生態園,很少回城區。我喜歡待在農村,喜歡看到村民們在園里耕作時的笑臉,每每看到果園里的累累碩果,心里就感覺非常有成就感?!背桃伙w說,生態園吸納了大量周邊困難群眾在此永久性就業,帶動脫貧戶27戶,周邊群眾325戶。
按照規劃布局,生態園通過建設玫瑰觀賞區、梅花觀賞區、蓮花觀賞區、彩葉樹種觀賞區、花卉盆景培育區、有機水果采摘區、農事耕種體驗區、燒烤露營帳篷區、休閑木屋度假區、休閑垂釣區、農特產品展示銷售區以及農家樂接待中心等“十一園區一中心”,在打造優美的純生態自然田園風光的同時,帶動周邊村民就業增收,成為武漢、黃石、大冶及周邊地區居民觀光、休閑、體驗的好去處。
鄉村能人成為鄉村振興“振”能量
幼泉村村民為果樹松土。衛學平 供圖
10月25日,天高氣爽。大冶市靈鄉鎮幼泉灣村支書紀道文正忙著安排村民們為果樹松土,果園里一片忙碌景象?!敖衲暧械墓麡湟呀浽嚬?,明年果園將大面積掛果,屆時將會大大增加村民的收入?!奔o道文說。
今年52歲的紀道文是村民們公認的鄉村能人,20年前他就曾赴“西部開發”,到新疆發展大棚蔬菜種植,在掙到 “第一桶金”后,他返鄉帶頭流轉村民拋荒土地,發展大棚蔬菜,成為該鎮最早一批家庭農場主。
如今他不僅是村民心目中的能人,更是成為鎮里、市里的名人,由一名普通村民當上了村支書,去年還被大冶市授予“十佳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稱號。
和紀道文一樣,該鎮巖峰村村支書劉輝同樣也是鄉村能人,劉輝原本在一個鎮直部門工作,前些年村委會換屆時,深得村民信任的他被委以重任。自上任以來,他引導村民發展綠色、生態、高效農業生產,通過土地流轉和托管的形式,先后引進康樂生態農業公司種植花卉面積達80余畝,名優水果種植面積200畝,可帶動村民務工收入增收30余萬元。
劉輝正在苗圃基地了解村民種植情況。衛學平 供圖
據悉,靈鄉鎮鄉村能人為鄉村振興“賦能”,圍繞鐵皮石斛、花菇、金黃菊、蔬菜、特色水果等主導產業,依托企業掛牌設立院士工作站,與浙江林業大學等高校聯姻,技術人員培訓采取“送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逐步建立和完善初—中—高級職業農民培養體系,打造一支 “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一批批鄉村能人正在成為靈鄉鎮鄉村振興的“振”能量。
水產工程師深入田間地頭讓稻蝦飄香
近年來,大冶市陳貴鎮稻蝦共作產業發展得如火如荼。2019年,該鎮小龍蝦養殖面積達1.6萬畝,產量240萬斤,產值過億元,并成功地舉辦了大冶市首屆龍蝦文化旅游節。這項產業興盛的背后,該鎮水產辦主任周紅勝功不可沒。
周紅勝是一名水產工程師,是大冶市農業技術推廣員、市農業科技特派員。2016年,他組織袁致海等幾家規模較大的養殖大戶,到潛江、洪湖、監利等地考察學習稻田綜合種養模式,最后確定將稻田養蝦項目作為陳貴鎮養殖致富新產業。
實踐出真知。為此,他首先選點幫助袁致海養殖戶開展規?;藴驶咎镄↓埼r養殖生產。當年,公司每畝小龍蝦產量達200斤,實現產值5000元,純利潤達3000元以上,養殖效益顯著。
“一花引來百花開”,袁致海示范成功,很多農戶都搞起了稻蝦共作的種養模式。據周紅勝介紹,陳貴鎮共有3.5萬畝稻田,目前有1.6萬畝實現了蝦稻共作,40多家農戶參與其中。如今,“一蝦領先,諸業并進”的蝦稻共作產業格局,已成為陳貴鎮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業態。
在大冶,像周紅勝、紀道文這樣懂經營、會管理、接地氣的鄉村能人還有很多很多。他們正奔赴在農村一線,發揮頭雁效應,成為鄉村振興的中流砥柱,在引導幫助農戶發展產業、帶動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治理等方面貢獻著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