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盧成漢
通訊員 金輝 張國新 黃建兵 陳卓
城區主次干道,白天不少于2次霧灑、夜間不少于1次全面沖洗降塵;渣土車進出門要“洗澡”,不能漏灑,更不能亂倒渣土;對群眾投訴較多的路段及集貿市場周邊和主次干道周邊的占道經營、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等行為進行專項整治。4日起,武漢全面打響“三項整治”行動,讓市民生活更潔凈有序。
298條主次干道精準清洗降塵
5日下午,在漢口沿江大道,極目新聞記者看到,一臺霧炮車不停地噴霧降塵,隨后而來的一輛灑水車則霧灑降塵。在該車身后不遠處,一輛吸掃車緩緩而來,所經之處,見潮不見水,路面見本色。
4日晚,在新洲城區,邾城街出動灑水車、高壓沖洗車、高壓吸掃車6臺,對19條重點道路進行全面灑水、沖洗作業。
武漢市城管執法委環衛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道路清洗降塵專項整治區域,涉及全市298條主次干道,1.5億平方米的作業范圍,將出動30多臺霧炮車、300多臺吸掃車和500多臺灑水車,給城市精準清洗降塵。
具體是增加作業頻次,按照白天不少于2次霧灑、夜間不少于1次全面沖洗的頻次,開展清洗降塵作業。重污染天氣和易污染道路適時增加1-2次清洗作業,污染點位及時定點清洗,確保區域全覆蓋、路面見本色。
武漢城管還堅持道路分時分區精準清洗降塵作業機制,避開早晚高峰(7:00-9:00,16:00-19:00),做到“讓路于民,讓路于車”。白天時段避免大水量橫沖擾民,無污染路段和人流車流較大路段,安排霧灑和帶水吸掃作業,使路面“見潮不見水”。
渣土車進出門要勤“洗澡”
5日,武漢城管聯合建設、交管、環保及各區政府,全面開始對工地、渣土車和消納場揚塵的專項整治。
根據要求,工地施工道路要硬化,施工方不能使用無資車的運輸車輛運輸渣土,以防亂倒渣土。3日晚,城管執法隊員聯手交警上路,查獲一工地違規使用12輛無資質運輸車輛,執法人員當即進行了查扣。
據介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對建設方最高可處100萬元處罰。
對于渣土運輸車輛,要求進出門“洗澡”,車輛要密閉,達到“頂燈亮、車身潔、密閉在線、無路面污染、按規定線路行駛”要求。否則,不準上路。
4日凌晨,武漢渣土協會聯合城管、交管執法人員前往青山區一些運輸企業開展自查自糾時,發現多輛行駛的渣土車均未“洗澡”,并存在車身密閉不嚴的問題,執法人員當即責令整改。
建筑垃圾消納處置場所,要求道路硬化、沖洗保潔和防塵降噪設備到位、場內分區作業、內部循環道路暢通、智能監控24小時開啟、工作臺賬完備的要求。
針對渣土運輸揚塵擾民現象,東湖高新區等7個區相關負責人現場作出承諾,并拿出降塵措施,確保不擾民。
違停共享單車將受嚴厲處罰
共享單車亂停亂放,是影響城市正常秩序的一個頑疾。近3天來,武漢城管聯合單車企業,通過現場整治、處罰和曝光,展開了“三個一百”的專項整治。
武漢首先將200座隧道、涵洞列入禁停區,騎行者在這些地方違規停放共享單車,第一次收取5元轉運費,第二次發現,則禁騎7天。
“3天時間,有近400名違停者,受到了處罰。”武漢城管督查處相關負責人說,對其中有39名不文明騎行者,進行了曝光,在社會生產生了較強反響。被曝光的彭先生說,因不文明騎車被曝光,感覺很不好意思,今后不會再亂停亂放共享單車了。
位于武漢東湖學院和漢口學院中間的金櫻街,更是集聚了大量攤販。學生放學、放假期間,流動攤販更是混亂經營。上百個服裝、餐飲門面出店經營、門招廣告不合要求、各個巷子也是擠滿了各種小吃攤點,除此之外,賣花草、賣寵物、賣鞋襪、小飾品等攤販也見縫插針,給城市管理帶來了極大壓力。
“占道經營打‘游擊戰’,我們就要打‘持久戰’。” 江夏區城管局負責人表示,為了還道路以干凈寧靜,就必須建立常態化的長效管理機制,讓占道經營徹底沒有空間。
江夏區多部門聯合執法,采取高峰勤務、延時管控、錯時執法等措施,加強早、晚高峰時段巡查密度,對堆物堆料、店外經營等行為立即責令整改,對依車售貨、擺攤設點、無照經營進行堅決取締,對轄區內經營性燃煤及店外經營早餐點的加大檢查力度,改善區域整體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