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葉文波
親情,是我們一輩子的陪伴。助人為樂,我們也會感到快樂。
今年7月底,武漢市黃陂區居民楊寶林向極目新聞《幫到底》欄目求助:“母親張紅英年紀大了,想找失聯37年的弟弟,這兩年一直在念叨這個事。”作為當天的熱線值班記者,我迅速駕車趕到黃陂采訪。張紅英老人今年67歲,老家在四川省合川縣(現重慶合川區),后來到湖北省黃陂縣(現武漢市黃陂區)務工,再也沒回過老家,1984年與親人失去聯系。老人不識字,我和楊寶林根據她的回憶,將相關的姓名、年份、地點等細節一一梳理。(點擊查看報道)
葉文波記者(右一)帶著讀者找到派出所求助
張紅英稱弟弟叫“張紅志”,僅有一個諧音姓名,戶籍、年齡不明,尋親猶如大海撈針。“尋求警方幫助,這是最有效的辦法!”當天,我陪著老人來到屬地盤龍城派出所,所領導安排民警查詢了一天,無果。臨別時,相比走進派出所時的興奮,老人出來時明顯有些失落:“如果實在找不到就算了吧……”
回報社路上,老人期盼的眼神不斷浮現。尋親?!我想起此前報道過的一個典型人物:洪山公安“辨音識人”民警王保庫。今年4月,王保庫幫助流浪老爹成功尋親的故事,經極目新聞獨家報道后,被央媒轉載,社會反響強烈。“這不是案件,又牽涉到跨區,您利用空閑時間,能不能試試看……”我微信留言求助,王保庫欣然答應幫忙。在鄂、川、渝叫這個姓名(含諧音)的,5000多人!珞南派出所民警王保庫仔細排查,前期依舊沒有進展。
葉文波記者現場直擊姐弟相認
盡管線索渺茫,但我們始終沒有放棄,為此還建立了一個微信群,每天不斷提示張紅英的兩個兒子,讓他們提供更多的線索,比如老家的關鍵人物。最終,輾轉聯系上張紅英老家的社區民警,再找到村支書,這才找到張紅英在重慶老家的親人……終于,柳暗花明!
報道版面
姐弟37年后相認
兩個多月的努力,10月13日下午,重陽節前,張紅英和弟弟張洪智在武漢終得團圓。時隔37年,兩位老人再次見面,已成淚人。
姐弟團圓后來到報社送錦旗
10月15日下午,姐弟倆相約來到報社,向《幫到底》欄目送來錦旗。從頭到尾,兩位老人一直都是手牽著手。我知道,兩位老人一定是開心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