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中國首例特許準入釔[90Y]樹脂微球治療肝癌手術在海南博鰲超級醫院成功完成,標志著肝癌患者從此可在國內接受選擇性體內放射治療。
此次手術中使用的“SIR-Spheres 釔[90Y]樹脂微球”,是來自武漢的遠大醫藥(中國)有限公司的全球創新產品。
遠大醫藥脫胎于武漢制藥廠——一家誕生于上世紀30年代末的老牌藥企。2018年,這家擅長化學制藥的“老字號”開始涉足全新的“核醫學”領域,短短3年即在全球范圍建立腫瘤研發中心。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隨著國家及我省一攬子創新激勵政策全面發力,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作用日益凸顯,創新活力持續迸發。2020年,湖北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R&D)達到1005.3億元,比“十二五”末增長78.97%,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達到2.31%,位居全國第8位。
“讓更多科創企業‘魚躍龍門’,我們期待著這絢爛一刻?!?/p>
越創新,越強悍
宜昌人福藥業,歷經10年研發的一類新藥——注射用苯磺酸瑞馬唑侖,今年上半年開始釋放產能,產生效益。
注射用苯磺酸瑞馬唑侖是人福第一個與全球同步開發、同步獲批的并跑產品,今年5月,人福醫藥再度“斬獲”化藥一類新藥注射用磷丙泊酚二鈉。在我省僅有的3個創新藥中,人福醫藥占了2個。
“牛氣”的新藥產品,源于多年的高研發投入。該企業投入研發的費用大約占銷售收入的12%左右。
研發投入,成為企業創新能力提升的基石。
在三豐智能公司數字化車間里,一臺臺自主研制的機器人配合默契,忙而不亂。公司副總經理徐恢川說:“建立自己的研發平臺、研發基地,把核心技術牢牢抓在手里,可以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
“技術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湖北中南鵬力海洋探測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智會看來,永不停步的創新升級是企業“常青”的秘訣。這家位于宜昌的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核心產品是檢測、預警臺風、海嘯等海洋災害的海洋雷達。在剛剛落幕的第六屆“創客中國”大賽上,其“新一代海洋雷達”斬獲企業組二等獎。
創新發展,已成這優秀企業應對競爭的第一自覺和首要選擇。最新發布的光谷創新發展報告顯示,2020年僅東湖高新區就擁有省級及以上企業研發平臺累計達366家。
甘坐“冷板凳”,愿啃硬骨頭
企業的創新能力,既來自正向激勵,也有反向“逼”出來的。
2020年的抗疫中,紅外熱像儀成為篩查新冠肺炎患者的利器。而其核心器件探測器芯片,過去長期被美國等國壟斷。
13年前的2008年起,高德紅外開始持續投入研制紅外探測器芯片,終于在2017年自主研發出了高性能制冷單色百萬像素紅外探測器芯片。
如今,高德紅外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研發團隊超過1200人,博士、碩士占比超六成,年研發投入占到企業支出的10%以上,累獲國家專利300多項,2020年高德紅外利潤增長4倍多。
位于仙桃的湖北聚孚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主營治理水污染所用的高分子膜材料領域。2018年起,公司全力研發第六代“帶空氣導流槽的過濾膜”,目前已在多個萬噸級市政污水處理工程中成功應用。
創業之初,公司產品常遭惡意壓價,市場開拓舉步維艱。“產品同質化高,很難掌握話語權?!惫緞撌既丝偨浝韽埼慕苷f,針對污水處理出水率低、抗污力弱等痛點,聚孚膜公司與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合作,研發出擁有20余項專利的“層流膜”。這一獨家產品讓公司的訂單量迅速攀升,利潤率提升10%以上。
企業自主創新投入大、周期長、壁壘高,既需要甘坐“冷板凳”、愿啃硬骨頭的定力和闖勁,資金、人才等要素也必不可少。
客觀來看,我省企業創新主體能力還不夠強。
金融活躍度還不夠?!督?0年中國醫藥領域資本發展軌跡》顯示,和北京上海廣州1000余筆融資次數和動輒幾億元融資金額來看,湖北有超200筆,平均融資金額不足百萬元。
科創板企業數量還不夠。湖北有科創板企業12家,安徽有科創板企業22家。
企業家的闖勁和定力也不夠。“沖,死得快,不沖,還能撐一撐?!痹趧撔屡c守成的博弈的十字路口,一些企業家因種種顧慮在“換擋”時泄了氣。
每每看到因“小富即安、小成即滿”放棄做大做強機遇的企業,湖北金漢江精制棉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家貴都深感惋惜。
從上世紀90年代起,已在業內站穩腳跟的金漢江圍繞精制棉生產工藝持續研發,陸續投入研發經費超2億元。今年該公司的“超髙粘精制棉生產工藝”捧回首屆湖北專利獎金獎,這項工藝大大降低了應用成本,不僅替代了進口,還出口到多個國家和地區。“企業必須主動創新、持續創新。要做產業的引領者,而不是跟隨者?!?/p>
“借膽、借腦、借錢”,實現“魚躍龍門”
該如何突破,讓企業更愿創新、更敢創新?
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葉學平認為,政府可從制度上為企業加上“暖軟墊”,企業也要善于“借膽、借腦、借錢”。
“借膽”,不是蠻干——
周家貴說,創新不是碰運氣,企業要有分析市場的能力和面對風險的定力,持續圍繞主業創新,要進行大量的市場調研和可行性驗證,不打無準備之仗,提高創新成功率。
“創新藥的研發周期少則6年,多則10年之久?!比烁at藥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藥研發非一日之功,需要十年磨一劍的韌勁和在不斷試錯中探索,也需要一批耐得住寂寞、敢闖敢干的工匠。如今,人福醫藥在研產品200多個,在研一類新藥20多個,24個項目被列為國家重大新藥創制項目,2項國家最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立項。
2009年成立的武漢需要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人工智能機器人研發制造企業。12年來,公司實現滾雪球式的研發,將每個項目盈利約3成投入創新。今年,該公司研發的揚琴機器人、炒菜機等在各大展會上成為吸睛爆款。“誰也無法預料什么時候能成功,但是不堅持肯定無法成功”,公司創始人鮮麟波說。
“借腦”,就是要多構建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
去年,中南鵬力想研發生產水陸兩棲應急保障氣墊船,找到國內研發實力頂尖的哈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提出共享項目收益。1個月后,哈工程大學8人團隊來到宜昌,住進了中南鵬力提供的公寓,全心合作研發。再過不久,中南鵬力的首條水陸兩棲應急保障氣墊船就要下線。
良品鋪子企業質檢中心成為全國休閑食品行業首個通過CNAS認證(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的實驗室。目前,企業已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湖北工業大學、江南大學食品學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展開食品項目研發合作,許多基于專利研發的產品已進入市場。
“借錢”,就是要善于到資本市場去想辦法——
今年下半年,位于武漢市的唯柯醫療、邁維代謝、禾元生物等多家生物企業獲大額投、融資,其中上述三家企業各獲億元級融資,創新能力和發展勢頭表現突出?!白尭嗫苿撈髽I‘魚躍龍門’,我們期待著這絢爛一刻。”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廖志慧 肖麗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