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余瑾毅、通訊員張全錄)一中年患者在基層醫院與“結核病”戰斗了12年,卻始終無法治愈。痛苦不堪的他,來武漢市肺科醫院就診。蹊蹺之余,醫生仔細甄別發現,結核病不過是“背鍋俠”,真兇是一種蝸居肺部的真菌。11月8日,該患者病情迅速好轉。
小勇(化名)13歲時咳嗽、咳血、胸悶,之后不治自愈。24歲時復發、加重,被基層醫院診斷為結核病,隨后10余年里反反復復,始終無法治愈。今年,36歲的小勇病情加重痛苦不堪,來到武漢市肺科醫院就醫。
小勇幾度規范服用抗結核藥物,卻未能治愈,這讓呼吸二病區副主任醫師楊澄清百思不得其解。經查發現,小勇反復咳嗽、氣促,明顯指向支氣管哮喘,再檢查嗜酸粒細胞指標,發現數值比較高。這提示患者過敏式免疫反應強。由此可見,小勇的支氣管哮喘是某種病菌引發強烈的過敏反應所致。再看其CT片,支氣管出現明顯的葫蘆狀、指套狀。
楊澄清立即聯想到了一種常被忽視的真菌——煙曲霉。進一步檢查發現,他體內確實有煙曲霉特異性抗體。最終,小勇被確診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病(英文簡稱ABPA)。
服藥十年,只為早日消滅結核,不曾想南轅北轍。小勇悔恨不已,他表示,早知如此,當初發現治療無效,就該早日到專業醫院就診。
相關學術研究資料證實,由于過敏性支氣管肺曲霉病在臨床表現和病灶的多形態分布上與活動性肺結核有相似之處,如臨床醫生對的特征缺乏認識,易將ABPA誤診為肺結核。相關研究資料顯示,早期ABPA患者中有40%~50%曾接受經驗性抗結核藥物治療。而肺結核和ABPA的治療方案完全不同,如未能及時識別,病變晚期會導致不可逆性的肺損傷。
明確病因后,小勇接受了針對性的治療,目前,病情迅速好轉。
楊澄清說,煙曲霉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土壤、腐敗有機物內均可繁殖,可寄生于肺內,發生肺結核樣癥狀。
楊澄清提醒,三類人感染后容易患病。一是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糖尿病、血液系統腫瘤患者、接受放化療或使用激素的患者等,易患侵襲性肺曲霉病。 二是免疫功能正常,但合并結構性肺病,比如結核病導致的肺空洞,這類患者易患慢性肺曲霉病。三是免疫功能過強的過敏體質患者,比如合并支氣管哮喘的患者,容易患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