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你,我們沒這么快買到這么好的麥種!”
10月23日,宜城市王集鎮龐居村村民領到統一分發的優質麥種,對駐村輔警劉曉東表示感謝。
針對農村警力不足、基層基礎工作薄弱等問題,全省大力推進“一居一警、一村一輔警”建設,將“警務+服務”前移,使警情第一時間處置、矛盾第一時間化解,為基層治安筑起新防線。
日常走訪了解群眾需求
“每天都在村里轉,哪家哪戶發生了什么,第一時間就能知道,可以立即處理。”劉曉東說。
前不久,劉曉東在日常走訪中獲悉,由于受洪災影響,今年麥種緊俏。
“眼看就是播種時節,如果不及時買到優質麥種,田地就荒了。”劉曉東想辦法聯系到板橋鎮一家農場,調集優質麥種6000斤,談妥每斤兩元的優惠價。
因購買的量少,需要自己去取,劉曉東當天下班后連夜騎三輪車到20公里外的農場運麥種,往返三個來回騎行120公里。晚上10點多,麥種全部運送到家,第二天就為村民統一分發了麥種。
落實“一村一輔警”,是湖北公安機關加強鄉村治理、強化基層社會治安防范、助力鄉村振興的務實舉措。
“喂,老陶!我們家失火了!”9月4日晚9時許,鄖西縣觀音鎮雙掌坪村駐村輔警陶德紅結束一天忙碌的工作,剛準備休息,突然接到村民庹某的“報警電話”。
陶德紅迅速穿上警服趕往現場,發現火情在可控范圍內。陶德紅當機立斷:“鄉親們,火勢現在不大,咱村路途遙遠,等到派出所、消防隊到場還要一段時間,咱們自己先想辦法滅火。”
說完,陶德紅第一個沖了上去。周圍的村民紛紛行動起來,大家齊心協力徹底將火勢控制住了。后經查看,因處置迅速,僅部分木材燒毀,未發生人員傷亡。
“老陶,今天真是謝謝你了,要不是你,我這家就要沒了。”庹某說,有村警在,大家心里踏實多了。
輔警本地化、留得住、用得上
“社區民警、駐村輔警肩負創建無詐社區(村),組織巡邏防控、隱患排查、矛盾化解、護校安園等任務,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既帶頭做事管事,又組織帶動身邊人群防群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局面。”省公安廳治安總隊副總隊長何玉軍說。
9月1日,枝江市顧家店鎮青龍山村村民霍某與妻子劉某,在家中因瑣事爭吵,二人發生肢體沖突。劉某父親得知此事后,揚言要“教訓”霍某一家。
包保治安戶長彭廣芹搜集到此不穩定因素后,第一時間給該村駐村輔警覃光進電話,講明基本情況和風險點。
覃光進迅速將該情況錄入“宜睿村輔”APP,上報至轄區派出所,并聯系駐村民警、調解專家研判會商。
9月3日,在多方見證下,夫妻二人在同濟垸中心警務站通過“點單式調解”APP達成和解。
“我們鼓勵各地因地制宜讓‘一村一輔警’政策落地,比如設立農村中心警務站、招聘專職或者兼職輔警等,重點是做到輔警本地化、留得住、用得上,就近服務群眾,加強社會治理,解決急難愁盼,確保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說。
為加強輔警管理,省公安廳出臺相關指導意見,健全輔警招聘、培訓、管理、考核、獎勵、監督機制,最大限度推動基層治安秩序好、安全防范好、法治宣傳好、服務群眾好、警民關系好。
截至目前,全省在4714個居委會配備專兼職社區民警5494人,其中專職4002人、兼職1492人,分別占社區總數的85%、31.6%,已實現“一居一警”全覆蓋;全省22509個行政村共配備駐村輔警22126人,其中專職5304人、兼職16822人,分別占行政村總數的23.6%、74.7%,已實現“一村一輔警”全覆蓋。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許曠 通訊員 楊保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