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衛中在搬運水井井管裝車 通訊員 供圖
楊衛中在搬運水井井管裝車 通訊員 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趙秀琳 通訊員馮鑫 段風華)湖北省地質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以下簡稱“湖北省水文隊”)加納辦事處主任楊衛中,“走進非洲”已有兩年多。他說,2019年初啟程赴非時,他沒有想到,自己將在這片陌生的土地打一場艱苦卓絕的防疫戰。
年關孤身遠行 奔赴非洲
2019年元月,加納辦事處由湖北省地質環境總站重新劃歸湖北省水文隊管理,時任隊辦主任的楊衛中被派駐非洲,負責移交前準備工作。
接到任務時,正值年末辦公室最繁忙的時候,楊衛中加班加點完成年終總結、來年計劃以及職代會隊長工作報告等等工作,于春節前夕匆匆辭別家人就動身了。在機場登機口,因時至臘月年關,回國者眾多而出國者寥寥,孤身遠行的楊衛中當時還發出“逆旅孤行年關近,征程萬里故鄉遠”的感慨。
到加納后,他迅速熟悉情況,為后續移交工作打基礎。這一忙就是兩個月。到3月份湖北省地質災害防治中心副主任李保紅帶隊來加納時,一切已就緒,加納辦事處順利移交,實現平穩過渡。
筑牢防疫網 基地零感染
2020年3月初,新冠疫情突襲加納。楊衛中牽頭緊急部署,加納辦事處迅速結束兩個項目,就地隔離,待封鎖解除后,全部人員、設備再安全撤回到基地。
經過短暫封鎖后,加納疫情并未緩解,當地還發生多起針對華人和中資企業的盜搶犯罪。楊衛中決定立即行動起來,加納辦事處一面加強生活防疫物資儲備,一面加強防盜搶措施,制定應急預案并實施演練。內部人員管理上,白天嚴格控制人員出入,本地工人夜間也不能出入。嚴密的防疫網覆蓋之下,加納辦事處職工與本地工人無一人感染,基地安保全年無事故。
楊衛中與職工在非洲的“叢林生活” 通訊員 供圖
野外復工 在“叢林生活”中完成項目
去年5月份加納解封后,辦事處承接了一個水井施工項目。該項目直接關系到辦事處全體職工當年的工作簽證能否延續,必須盡快實施完成。
經內部討論后,辦事處決定,該項目不用本地工人,就在叢林里搭建帳篷,配備發電機與冰柜,生產生活及野外作業由辦事處職工完成,最大限度減少與外界的聯系。楊衛中與職工一起住帳篷、吃露天餐,一起抬鉆桿、轉設備,過了半個月的“叢林生活”。最終,項目順利完工,也為嚴格防疫下的野外復工復產積累了經驗。此后接下來的項目,都沿用了這種模式。
2020年7月份,辦事處開始洽談森拓煉油廠勘察項目。當時正值加納疫情最嚴重時期,與辦事處有業務往來的多家中資企業均有職工確診,而煉油廠所在地特馬市又是疫情最嚴重的地區。當時,由于疫情影響,這是辦事處接到的唯一一個項目。楊衛中一邊洽談項目,一邊寬慰職工,每次外出洽談或到工地踏勘回來,都嚴格全身消殺。簽訂合同后,他隨即召開全體職工會議,大家一起分析形勢,制定措施,以確保安全。在特殊情況下開展野外作業,嚴格的防護并沒有影響辦事處的規范與效率,最終該項目得以順利完成。
楊衛中與自愿留下來的職工開拓森拓煉油廠勘察項目 通訊員 供圖
堅守崗位 危機中開拓經營新局面
完成森拓煉油廠勘察項目1期工作后,考慮到國外疫情的復雜性和長期性,楊衛中開始分批安排職工回國。而他與另外2名自愿留下來的職工一起堅守崗位,最大限度利用資源,開展了金礦水井施工與森拓補充勘察。
加納背靠廣闊的西非市場,加上非洲自貿區的啟動,前景廣闊。敏銳的民營企業今年紛紛加大了對加納市場的投入,為此,辦事處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積極聯系新進入加納市場的中資企業,宣傳介紹加納辦事處技術服務,為今后承接業務打下基礎。
2021年3月,央企中國電建重啟加納帕魯谷灌溉工程,在勘察單位的選擇過程中,湖北省水文隊加納辦事處作為其有著良好合作記錄的合格分包商,成為其不二選擇。雙方順利敲定了100多萬美元的勘察合同,目前項目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